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2版
荣华康养产业探索之旅
    李延黎

    徐维国

从没有要靠子女养老的想法。她快人快语地说:都是独生子女,一眼就看见他连自己的那一摊子事都忙不过来,还想依靠他去养老吗?你不帮他的忙就算烧高香了。
  从2015年开始,李延黎就开始关注养老院,参观了西安许多的养老院。
  清荷园开园,李延黎和长安大学的几个老师一起来参观,并决定入住。那时她70岁才刚过,很多人不理解,不要说普通大众,就算是高校老师也觉得能走能动能吃能喝,为啥要住养老院?
  李延黎给出的理由是爱护自己。你在这儿各方面有人照顾,对吧?在家顶多雇个保姆,但保姆的照顾程度没有这儿专业。保姆照顾你,你依靠的是个人,你对保姆不满意也只能向中介公司投诉,他给你换来换去,其实也都差不多,比较起来养老机构的管理更靠谱。
  父母住养老院,子女会受到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觉得不对父母尽孝。李延黎觉得住养老院对子女不好这种老观念应该改变,子女应该高兴才对,“反正我们家的孩子都非常高兴和支持”。
  徐维国退休前是一位内科主任医师,长期担任一家省级医院的业务院长。
  1959年,徐维国考上北京医学院,就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学习。1965年毕业时,北京市市长彭真给他们作动员报告,号召同学们到西北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以前他们学校的学生毕业是不出北京的,但那一年,徐维国和68名同学一起来到陕西,他被分到陕西省商业职工医院,即现在的陕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1969年底,响应毛主席“六二六”号召,整个医院搬迁到礼泉县,成为礼泉县同时也是咸阳地区最大、最好的一家医院,后更名为咸阳地区医院。徐维国在咸阳地区医院工作了十三年,这十三年是他人生成长最重要的十三年,承担了很多重要的工作,曾代表医院在柞水医疗队工作过,担任过长武医疗队的队长等等。在柞水工作时,有病人家属请出诊,要走十几里的山路。去的时候病人家属打个火把,或拿个手电筒,但出诊结束回的时候就是一个人,在深山里走能听到狼叫,能望见远山,以及夜空中的星光。这段生活很辛苦,但非常锻炼人。
  1983年年底,西安成立了新的商业医院,徐维国参加新医院的筹集回到了西安。医院因为接连成功抢救了三名高龄重病病人,树立起医院以及内科的威信。不久,他就被任命为业务院长,兼内科主任。退休后,徐维国又到几家民营医院继续工作了十五年。2016年,他决定彻底退休不干工作了,不是说身体不行,当时护士们都称他爷爷院长,他觉得应该退下来好好享受一下生活。
  2019年3月8日,徐维国夫妇入住清荷园。
  选养老院一定要选择靠得住的。徐维国过去一直搞管理,比较认同荣华办养老院的理念——为老人做点工作,当作事业干,团队管理很规范。
  徐维国感觉住在清荷园比家还要舒适,还要方便。住在单元房里,和住家里没什么区别,他们按自己的喜好对居所进行了布置。徐维国喜欢做饭,每个礼拜在生活秘书的陪同下,到超市购物。生活上遇到问题,比如电视看不清楚了,电脑卡壳了,手机出现故障了等等,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清荷园的快乐秘书,专门组织各种活动让长者参与和享受快乐。性格开放的徐维国,不久就被评为快乐达人。
  2021年9月2日晚上,徐维国觉得身体不适,跟值班生活秘书打电话,秘书立刻将他送到森工医院进行初步治疗,第二天秘书又叫车送他到西安市的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
  一开始孩子根本不同意徐维国住养老院的选择,觉得丢人。后来在这吃过几次饭,体验了园区提供的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