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推动农民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

◎2023年度邵阳市社科规划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3DXLX031)
共同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愿景目标,为乡村振兴指明前进方向和提供动力。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现实路径与抓手。湖南省白水洞村在共同富裕目标指引下,通过发展路径创新、发展方式创新、分配模式创新等路径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走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条路径。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逻辑关系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中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和政府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和规划。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作为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两项重点任务,积极探索两者的逻辑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共同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愿景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了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一前瞻性愿景为乡村振兴指明前进方向、提供前进动力,是衡量乡村振兴质量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共同富裕不仅要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迈上一个较高台阶,还必须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让农民在实现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阶段,乡村振兴带来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和美宜居、农民生活富裕直接关乎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达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与抓手。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实现的必要前提与重要路径,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和方向指引,二者辩证统一、相互支撑,共同推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白水洞村由深度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案例
白水洞村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由原白水洞村、岩儿塘村、周朋村三村合并而来,面积约为10平方千米,现辖17个村民小组,全村514户1940人,瑶族占52.8%,耕地面积3333亩,其中水田2935亩、旱土398亩。高寒、边远、贫穷是20世纪90年代白水洞村曾经窘迫的境况,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1400元,是邵阳市最边缘、最贫穷的乡村之一,也是湖南省贫困人口最多和最集中的村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