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 激活“村企结对”新动能


2023年,神木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首批选择80个工业企业与88个行政村结对,充分发挥工业优势,通过“变帮扶为合作、变短期为长期、变搞基础建设为培植产业、变尽心为尽力”四个转变,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促进工业农业协调健康发展,推进共同富裕。该行动开展以来,神木市统筹推进“党建结对共创、乡村产业共兴、产品销售共帮、就业人才共扶、原料基地共建、电商平台共享、股份合作共赢、乡村环境共治、文明乡风共育、乡村治理共提”等10项内容,以“123456”工作法为牵引,激活村企结对新动能,取得了较好成果。
紧盯“一号工程”揽全局,高位推动“定调子”
神木市政府将该行动列为第一位重点工作任务,88个结对村企实现市级领导包抓全覆盖,为村企结对发展产业把方向,定调子;镇街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协调、亲自督促、亲自调度;成立工作专班牵线搭桥,在行政审批和技术指导层面,从村庄规划、产业布局、项目审批、经营机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指导服务;结对村企深度沟通,挖掘自身资源,签约项目60余个,确立了30个产业方向明、投资规模大、谋划布局深、经营模式新的示范项目,努力打造村企结对“神木模式”。
聚焦“两个关键”抓产业,工农融合“搭台子”
聚焦“优势互补,共建共赢”这个关键。结对企业打破过去给钱给物的做法,深入挖掘村企自身资源,优势互补,提高结对产业的匹配度,找准村企融合的共同利益点,深度合作,共建共赢。
聚焦“培育主导,打造精品”这个关键。坚持“围绕主导,把握优势,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原则,围绕“种、养、加、乡村旅游”等重点产业,着力构建动力充足的村企互利的产业体系。如,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矿业有限公司在沙峁镇石角塔村和折家峁村流转土地1450亩,主要发展设施农业和肉牛产业,目前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建成蔬菜大棚49座,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设肉牛养殖场。以工补农、反哺社会、村企共建成效显著,找准了双方的结合点和共赢点,村集体、当地群众实现增收,村容村貌显著改善,企业职工幸福感不断提升。
整合“三个要素”聚合力,助农增收“铺路子”
整合政策资源。盯紧中省市政策方向,谋划一批可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产业发展项目。研究出台地方扶持政策,整合农林水牧项目资金,减轻企业投资压力;整合土地资源。村企结对培植主导产业的前提和保证就是要对部分土地进行集中流转,盘活利用好现有土地资源,高度整合土地资源;整合人才资源。邀请全国知名专家作专题讲座,讲政策匹配,析产业前景,谈税务优惠,算好经济账,找准共赢点;鼓励企业向结对村组派驻“村集体经济发展顾问”,培养一批“土专家”,增强开展村企结对工作的信心。
围绕“四个突出”谋效益,村企共赢“换样子”
突出示范性。围绕神木市“3主6特”产业体系,探索切实可操作的结对产业项目,集中力量打造“可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