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09版
推进一体化 建设试验区 打造总窗口
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重大战略任务。成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强调,“发挥西咸新区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指明了西咸新区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方向。
  2024年是西咸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咸新区牢记嘱托、聚焦主题,紧扣战略定位,不忘设区初心,敢闯敢试、大胆实践,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新区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市框架基本拉开,创新驱动见效成势,新兴产业加速聚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保障提质扩面,正在成为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2023年前三季度,西咸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9%,全年将突破700亿元,是2017年同期的2.3倍,人均GDP翻了一番,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4亿元,同比增长43.7%;市场主体增加到72.4万户,是2017年的10.4倍;常住人口从2017年的109.6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135.3万人,城镇化率达73.3%;建成区面积从38.8平方公里增加到121.43平方公里,创造了一个从零起步、破茧蝶变、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在两座千年古都间崛起了一座发展理念超前、基础设施完备、创新活力迸发、产业要素齐全、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区。当年一笔一画勾勒的发展蓝图,已化作春潮涌动、千帆竞发的壮美画卷,处处展现昂首阔步的前行姿态。
  十年初心不改 砥砺前行全力建设西安-咸阳一体化核心区
  西咸新区始终把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首要战略,发挥纽带桥梁作用,主动融入西安、拥抱咸阳,努力唱好“双城记”、建强都市圈。
  规划一体加快融合
  新区与两市共同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主动做好与西安、咸阳各类规划衔接,新区国土空间规划纳入西安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加强与咸阳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上的衔接,加快推进25个专项规划与两市规划的全面融合,基本实现一张蓝图、一体建设。空港新城与咸阳经开区共同编制《临空经济带发展规划》和《组团建设方案》,共建现代化航空新城,高陵、泾河、三原共同打造千亿级工业组团,通过共同编制规划把两座城市的前景未来统一起来,推动两座千年古都相向而行、一体发展。
  互联互通率先突破
  新区与两市共同编制完成《关中城市群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一步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提升区域内外互联互通水平。新区范围共规划14条轨道线路,总里程约245公里,已开通运营4条、66公里,西部首条智轨示范线路建成通车,西北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投入运营,全省首条市域客运铁路西户铁路通车运行。与西安、咸阳规划互联互通道路43条、466公里,已建成与西安中心城区、咸阳主城区互联互通道路33条、406公里,累计建成市政道路959.7公里,开通110条直通两市的公交线路,全方位融入西安“30分钟交通圈”。
  创新协同示范引领
  新区与西安交大共建西部科技创新港,已建成30个研究院、222个研究所、8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379个科研机构智库,聚集2.1万名学生和1000多名专家教授,辐射带动咸阳秦都区、高新区等周边区域,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教中心和人才中心。自觉融入秦创原“一总两带”格局,和西安相关区县、开发区建成11个协同创新基地。扎实落实与咸阳共建总窗口协议,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