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机场”到“机场城市”
业......这一批批重点企业、项目为空港高质量发展挺起了坚实“脊梁”。截止目前,空港新城累计市场主体从2018年获批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之前的862家增至72283家,其中企业主体29853家,临空经济规模达到366亿元;招引落地百余个临空项目,形成以东航赛峰、梅里众诚等世界500强为龙头的临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吸引包括东航、海航、深航、川航等14家航空公司区域总部和芬兰航空、大韩航空等15家外航办事处落户,形成航空总部经济基地;设立全省首个军民融合快响分中心,形成以航天九院771所、华科光电、大唐5G等为引领的临空军民融合板块;建成临空经济会展中心、富力环球商贸港、国际美术城、前海人寿丝路新城等临空高端服务业板块;投运物流园区13个,聚集普洛斯、丰树、日立等现代物流企业近200家,物流总量突破300万吨,形成航空物流集散中心。今年以来,空港新城共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42家,产业基底和科创实力的不断加厚也让未来更加可期。
厚植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创新是空港新城与生俱来的基因,近年来,空港新城秉承“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理念,以辖区群众和企业“获得感”作为制度创新成果的试金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方面,空港新城积极推进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全省首创海关集中查验模式,集跨境电商直购通关、国际快件监管、国际邮件互换等功能于一体,通关监管更加便捷。联合机场海关共同推行的“互联网+进口快件”通关监管新模式,使得快件通关审验效率较原先提升30%,实现了国际快件“当日到货,当日清关审验,当日转运配送”,最快仅6秒便可完成清关审验。创新实施进出口货物机坪“直提直装”新改革,将海关“嵌入式”监管和“顺势”监管的环节提前,较传统空运货物仓库提货模式,平均时间缩短约2-3天,满足企业对通关、物流时效和特殊商品安全运输“零延时” 的迫切要求。同时,全省率先推出政务管家服务模式,创新推行“3450”行政效能审批改革,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将机场范围内由机场公司审批的事项纳入政务服务板块,实施“无差别一窗受理”并先后与港务区、咸阳市经开区打通业务办理壁垒,实现政务服务“跨区通办”,极大程度减少企业时间成本,方便外贸业务开展。设立全省首个军民融合快响分中心和“5个研发平台”(信创产研基地、太乙电子集成电路测筛共享实验室、P3实验室、上合工业互联网促进中心、GLP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产业配套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推行的“五金保障、阳光拆迁”模式在全省推广,“幸福养老”得到时任国务委员王勇的高度肯定等。其中,空港国际货物机坪“直提直装”新模式、航材供应与飞机维修全链条服务模式、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三类业务“一站式”通关新模式、互联网+进口快件派送跟踪等创新模式已晋升2023全国复制推广案例。
另一方面,空港新城将办事的高效性、便捷性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其“政务管家”工作模式和面向企业的“线上+线下”24小时保姆式服务可见一斑;投用的企业投资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置20个服务窗口,可办理775项企业服务类事项,编制“一本审批服务手册”,精简高频事项申报材料、压缩办理时限;以一个方案做统领,一条主线优服务,一本手册轻松办,六个环境做支撑,N项措施强保障,构建“1+1+1+6+N”营商环境工作体系,持续优化提升新城营商环境;制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办法》,将项目分为招商、审批、建设、运营、退出五个阶段,组建投资服务团队,帮助企业定计划、办手续、建配套、送政策、优方案,将服务保障融入到项目发展全过程;制定《关于健全和完善企业服务工作机制的意见》,建立“3712”服务企业工作体系,通过3个工作机制、7项助企发展服务活动、1个服务平台、2项监督
厚植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创新是空港新城与生俱来的基因,近年来,空港新城秉承“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理念,以辖区群众和企业“获得感”作为制度创新成果的试金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方面,空港新城积极推进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全省首创海关集中查验模式,集跨境电商直购通关、国际快件监管、国际邮件互换等功能于一体,通关监管更加便捷。联合机场海关共同推行的“互联网+进口快件”通关监管新模式,使得快件通关审验效率较原先提升30%,实现了国际快件“当日到货,当日清关审验,当日转运配送”,最快仅6秒便可完成清关审验。创新实施进出口货物机坪“直提直装”新改革,将海关“嵌入式”监管和“顺势”监管的环节提前,较传统空运货物仓库提货模式,平均时间缩短约2-3天,满足企业对通关、物流时效和特殊商品安全运输“零延时” 的迫切要求。同时,全省率先推出政务管家服务模式,创新推行“3450”行政效能审批改革,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将机场范围内由机场公司审批的事项纳入政务服务板块,实施“无差别一窗受理”并先后与港务区、咸阳市经开区打通业务办理壁垒,实现政务服务“跨区通办”,极大程度减少企业时间成本,方便外贸业务开展。设立全省首个军民融合快响分中心和“5个研发平台”(信创产研基地、太乙电子集成电路测筛共享实验室、P3实验室、上合工业互联网促进中心、GLP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产业配套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推行的“五金保障、阳光拆迁”模式在全省推广,“幸福养老”得到时任国务委员王勇的高度肯定等。其中,空港国际货物机坪“直提直装”新模式、航材供应与飞机维修全链条服务模式、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三类业务“一站式”通关新模式、互联网+进口快件派送跟踪等创新模式已晋升2023全国复制推广案例。
另一方面,空港新城将办事的高效性、便捷性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其“政务管家”工作模式和面向企业的“线上+线下”24小时保姆式服务可见一斑;投用的企业投资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置20个服务窗口,可办理775项企业服务类事项,编制“一本审批服务手册”,精简高频事项申报材料、压缩办理时限;以一个方案做统领,一条主线优服务,一本手册轻松办,六个环境做支撑,N项措施强保障,构建“1+1+1+6+N”营商环境工作体系,持续优化提升新城营商环境;制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办法》,将项目分为招商、审批、建设、运营、退出五个阶段,组建投资服务团队,帮助企业定计划、办手续、建配套、送政策、优方案,将服务保障融入到项目发展全过程;制定《关于健全和完善企业服务工作机制的意见》,建立“3712”服务企业工作体系,通过3个工作机制、7项助企发展服务活动、1个服务平台、2项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