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5版
杨水云:让纳米硒造福三农
    在基料中添加纳米硒后,经过真菌自然转化的富硒香菇,营养价值较高。

    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获奖

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2023年3月,杨水云正式退休,但她似乎比以前更加忙碌了。
  这一年,她在省内外各地奔走,宣传推广人工富硒技术和纳米硒强化剂。身为科研人,她的出现为人工富硒行业背书;作为创业者,她在各种路演活动、政府推介会上促成了纳米硒与企业间的更多合作。她的足迹遍布陕北、陕南、河南、山东等地。
  “目前,富硒产品的市场都还在一个萌芽阶段,市场用量不是很大,富硒产品种类也不多,我们的纳米硒的使用覆盖面和用量也就不是很多。”杨水云告诉记者,虽然如此,还是有不少企业慕名而来与她洽谈合作,大田富硒实验取得理想效果,富硒粮食、富硒豆类、富硒食用菌类、富硒水果蔬菜等农作物“遍地开花结果”。
  在府谷,有富硒小米、富硒糜子;在旬阳,富硒香菇、猴头菇、平菇等富硒食用菌;在平利,有富硒水果蔬菜;在甘泉,有各种富硒豆类作物;在山东,有富硒大米、富硒小麦、富硒猕猴桃、富硒苹果等……这些年累计下来,与纳米硒合作的粮食规模约1400亩、菌类达70吨、豆类作物150亩,未来合作还会更多,数据也会不断增加。
  “我希望并坚信我们的纳米硒技术可以让更多农户、农企用得上、并被市场认可,产出的粮食都达到或超过相关富硒标准。”对于市面上的高价富硒产品,杨水云并不认同。一般一亩的土地,只需添加一瓶200毫升左右的纳米硒强化剂,大约可以产出200-300公斤粮食。纳米硒强化剂价格低廉,一瓶几十块,一斤富硒粮食也就增加不到一毛钱的“富硒成本”。“市场上富硒粮食卖得很贵,我希望以后它卖得便宜点,让普通老百姓都能买得起富硒产品、补得起硒。但事实上,很难做到。”
  在富硒概念普及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科学和商业的“矛盾”,也许这也是很正常的发展过程,但杨水云一直坚持的是,只要与她从事农业人工富硒发展理念相悖的合作,她会谢绝。
  杨水云打交道最多的是农民和涉农企业。这些小微创业群体对开展富硒产业都跃跃欲试、斗志满满,但因缺少市场经验,在合作中他们往往瞻前顾后,小心翼翼。与他们合作中,前期都是免费赠送纳米硒强化剂,在获得第三方检测认可后,企业才决定是否继续合作。
  好消息是,这些年都是试验一个,成功一个。每个大田实验的第三方检测结果都是超过了富硒标准。因此,她与很多企业都达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旬阳的一家农林科技公司,常年与她进行富硒食用菌的生产合作。
  这是她的经营理念,更是科研人坚守的底线。只要彼此间理念同频,合作自然就会长期稳固、顺畅同行。
  谈到未来,杨水云希望人工富硒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好,硒化肥的认定以及国家行业标准会越来越规范。更多的农户、农企能用得上、用得好纳米硒。老百姓也能吃得起富硒食品,安全、科学、健康补硒。
  杨水云说,做科研、做企业、做人,都不能急功近利。
  (本文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