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家公园里的自然教育

护自然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授课方式涵盖三个方面:
(一)深度学习:激发好奇心与学习内驱力
真实世界的精彩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明确的学习目标能鼓励孩子深度探索,成果展示与分享能引导孩子理解学习的真正意义,通过PBL(Problem-BasedLearning)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深入与主动思考,通过实验进行科学验证与实践,激发学生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科研实践:在国家公园进行科学考察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科研投入最大的国家公园,在2.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分布着几十个科研管护所,科研人员和专业巡护员常年在这里进行科学研究和巡护工作。这不仅仅是对野生大熊猫的保护,更是对8000多种珍稀动植物的科研探究和保护。孩子们将在科研人员和巡护员的带领下,进行真正的野外巡护路线徒步,了解科研与巡护过程中所面对的挑战,学习所需要的技能,在实践中收获在学校和教室里无法得到的真正能力。
(三)双语授课:联手美国顶尖学校开展项目式课程设计
与美国HighTech学校的导师联手设计课程体系,由资深PBL外教和中教老师中英双语授课,以学生为中心,在真实世界里完成学习过程,鼓励创新,积极创造成果,并将用学习成果影响社区和世界。
形式丰富、多姿多彩的课程和授课方式让记者大开眼界,李文俊笑着说道,这仅仅是一个典型课程,如果真正理解自然教育的目的,在体验深度和形式上下功夫,很多小点都可以拓展成为非常好的课程素材。
自然教育担负生态使命
宝兴作为大熊猫种群的重要栖息地,在保护好“国宝”的同时,也在谋划打好这张“熊猫牌”。大熊猫国家公园作为宝兴文旅新地标,除大熊猫国际溯源营地外,还拥有大熊猫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蜂桶寨自然生态博物馆等多个得天独厚的自然教育资源。宝兴把自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