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3版
新发展阶段宝成铁路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二)坚持人民中心原则规划和打造特色文旅线路
  新发展阶段需要新发展理念引导,坚持人民中心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求。根据不同社会团体和游客的需求,针对性地打造一条精品文旅线路,是宝成铁路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托。第一,厘清宝成铁路文化的构成要素: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有关部门和学者加强调查研究和学术交流,深挖相关资源,摸清现状,找出问题和对策。第二,把宝成铁路文化资源开发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回应社会各界期待。针对宝成铁路沿线游客和研学团队等游学对象,有关部门可以面向社会征求改造建议,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第三,关照沿途村民的生活和发展需要,服务乡村振兴。铁路部门作为国家命脉,应当积极协同地方政府谋划乡村振兴,以铁路文旅带动乡村文旅的繁荣。
  (三)围绕创新理念加强交通保障措施
  交通保障是文旅线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宝成铁路这种线状遗产,更要做好主线和支线的交通设计。第一,解决好长距离交通工具与小交通的衔接问题。游客通过秦岭绿色小慢车、自驾或其他方式旅游时,部分路段还需要增加观光车、自行车等短途公共交通工具。第二,在沿线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或其他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在符合条件的路段设置自行车道或步行道,在合适的地段承办马拉松、自行车赛事或其他文化活动,以满足不同领域人员各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也借以宣传宝成铁路红色文化。第三,现有的部分游览设施需要加强创新改造。以灵官峡铁路体验馆的小火车体验来看,建议利用现代声光影技术,还原宝成铁路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场景,使游客在体验时产生特别的获得感。总之,地方政府和宝成铁路部门及相关方面,需要紧跟新发展阶段要求,联手打造富有新意的特色交通保障服务。
  (四)提高宝成铁路资源和地方风貌特色的融合性
  有关部门要加强整体规划,打造集铁路文化、历史文化、科普教育、乡村振兴于一体的综合文旅景区,以符合创新、协调等新发展理念。第一,宝成铁路融合了古蜀道、川陕公路遗址,现在该线路虽然大不如原来繁忙,但至今仍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积极作用,是我国工业化的历史见证。因此,可以在火车车厢内和沿途停靠站点设置一些相关历史文化方面的宣传内容,尤其是通过虚拟场景还原当时修筑铁路的历史原貌。第二,宝成铁路穿越秦岭、大巴山,贯通南北,沿途物种多样,风情各异,群众生活水平参差不同。因此,宜结合沿线地理位置、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风土人情等特点,建立综合旅游区,以增强客流,增加游客驻留时间,提高宝成铁路文化的知名度和教育实效。第三,有关方面可以在沿途打造配套的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饮食住宿和休闲观光农业体验,从而更好地满足游客消费需求。第四,根据秦岭生物多样性特征,宜成立综合性科普馆,可以涵盖铁路技术发展区、生态治理示范区、生物多样性参观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地质地貌参观区、历史文化游览区等。
  结 语
  新发展阶段,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加强对宝成铁路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展现其在新时代蕴含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锦荣,程云统:《弘扬“宝成精神”为祖国铁路建设再立新功》,载《现代企业》,1998(10):29页。
  [2]扈亚宁、赵彦卿、林子藤、余强:《工业遗产视角下铁路遗址价值与利用研究》,载《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2020(10):278页。
  [3]彭星韵:《区域景观视野下宝成铁路工业遗产景观价值评价及其保护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21(5):1页。
  [4]余智梅:《宝成铁路:云彩上的古道传奇》,载《国企》,2012(7):116页。
  [5]李世玉:《宝成铁路四川沿线地区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23(5):2页。
  [6]刘宏:《文化线路视角下宝成铁路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策略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22(5):12页。
  [7]张海青、王海荣、曹象明:《我国遗产廊道研究进展》,载《城市发展研究》,2016(5):71页。
  作者简介
  刘艳霞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农村发展
  段联合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
  李 艳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