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界人间》:少数民族文艺走入流行

如何既保持独特的民族特色,又能与时代审美相结合,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这是我国少数民族舞剧从20世纪50年代发轫起,就面临的巨大挑战。
《花界人间》的努力在于将古老的民族叙事、民族文艺转换为现代大众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将现实人生的困惑与命题置入壮族创世传说与少数民族的叙事体系,再配以民族舞蹈语言与文化视觉符号增强表现力,既使得传统故事有了穿越时空的感染力,又让现实生活具备经典与永恒性。
纵观广西舞剧发展史,有两年内演出500多场,演出规模、场次都创造了我国戏剧史纪录的《刘三姐》,有斩获多项重奖、业内享有较高声誉的《妈勒访天边》,还有《灯花》《漓江情韵》《碧海丝路》《百鸟衣》等多部作品,发挥了广西在民间传说和民族舞蹈方面的优势,使广西成为了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代表地域之一。
少数民族舞剧多来源于民间文学,基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文学形式改编而成,但作为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的文艺精品项目,舞剧《花界人间》是原创的。它取材于壮族的花神信仰,展现了壮族儿女积极的生命观,并在主人公自我认知和自我解答过程中,深入挖掘更普世的价值意义。自2018年10月公演以来,《花界人间》赴北京、新加坡、上海、南京、河南、深圳、河源、东方、佛山、泉州、晋江等多地演出50余场,受到广泛好评和关注,曾被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文华大奖提名,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获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斩获广西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九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第二届广西对外传播奖项目类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再现花神信仰
壮族的创世神话中,混沌的世界原是一团旋转的火气,在拱屎虫与螟蛉子的作用下,形成天空、大地和地下水。空空的三界中,一朵花生长于大地,姆六甲从花中长出,合拢天地、抟泥造人,成为壮族的母神。壮族《巫经》有云:“凡儿出生,精魂蒂结于花树之间。花之花瘁,花婆主之。”“花婆”便是完成创世的姆六甲,她来到花山,栽培鲜花,送花给谁家,谁家就有新生命降生。人去世后,魂归花界,回归姆六甲花园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