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新疆低空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碳达峰碳中和下新疆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演化与政策协调研究”(项目编号:2022D01A109)
低空经济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聚集地,新疆发展低空经济有短板也有优势,分析新疆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础、优势,梳理存在低空飞行器制造业基础薄弱、空域管理限制严格、低空飞行器通过适航审定有一定难度及安全、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积极吸引相关企业落户、发挥援疆机制作用联手打造低空经济、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发展低空旅游和低空通航、做大低空物流市场规模和鼓励拓展多领域应用等建议措施。
按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距离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一千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最多可延至四千米的空域称之为“低空”。“低空经济”的概念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是辐射带动效应强、产业链较长的综合经济形态。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国家规划,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2024年起正式施行,为我国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政策依据。2024年,包括国家民航局在内的相关部门健全低空经济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管理体系,并出台低空飞行器在无人机物流、医疗救护及其他业态发展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形成一批低空经济发展先行示范区。低空经济正在成为全国各地比拼的“新赛道”,多地加快布局低空产业的政策也纷纷出台。新疆发展低空经济虽然存在低空飞行器制造业方面的短板,但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新疆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础和优势
新疆地域辽阔,是我国的农业大区、资源大区、旅游大区和民生大区。新疆的地域环境非常适合低空通用航空发展,广阔的低空空域成为新疆的天然资源,通航的大多数作业项目在新疆也有广泛的需求,特别是与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相比,市内低空通勤可能面临巨大的安全压力,而新疆则可以利用地广人稀优势,率先开展城市间低空通勤,并在各类低空飞行器(飞行汽车)等的试运行和安全测试等方面发挥优势。
截至2023年底,新疆共有25个民用运输机场,17个通用机场,79个通航起降点,是我国机场数量、通航起降点数量最多的省份。按照自治区规划,2035年以前全疆将建成A2+级通用机场一百个左右,密度接近6个/10万km2。当前,全疆已有低空旅游景区超过20家、开展空中游览的景区和营地近20家、各种类型低空飞行器十余种、开展低空旅游的县市超过三十个,低空旅游线路已开通16条、5A级景区17个、世界自然遗产地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4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3个。新疆发展低空经济潜力巨大。
在低空飞行器制造领域,目前新疆主要分布在三个地方,分别是乌鲁木齐、石河子以及克拉玛依。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