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4版
新质生产力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西安实践
平。其次,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应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之间的紧密合作。通过建立科技创新联盟,搭建科技成果展示和交易平台,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加强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最后,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应加强科技宣传和推广,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宣传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成功案例,提升农民对科技创新的认知和重视。通过开展科技创新竞赛和奖励活动,激发农民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对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和组织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更多的人参与科技创新。
  (二)发展绿色与可持续产业
  首先,必须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支持和引导绿色产业的发展。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税收优惠、补贴和贷款等多种形式的支持,鼓励企业和农民发展绿色产业。特别是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以及绿色项目的实施。其次,要推进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开展绿色技术的研发,特别是针对乡村特色的绿色农业技术,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等。通过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促进绿色技术在乡村的广泛应用。再者,发展绿色产业链和价值链。要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绿色产业链和价值链。例如,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康养产业等,将绿色农业与旅游、健康等产业结合,形成综合性的绿色产业集群。最后,要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的环保基础设施,如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和生态保护设施等,提升环境保护水平。推动农村能源结构调整,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三)提升农民素质与技术水平
  首先,需要加强农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改善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确保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优质的基础教育。与此同时,发展乡村职业教育,设立农业职业学校和培训中心,提供多样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培养农民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其次,开展系统的技术培训和推广活动。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农业技术培训班和现场示范活动,邀请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农民讲授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例如,推广智能农业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和绿色农业技术等,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建立在线培训平台和技术咨询服务,方便农民随时随地获取技术知识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再次,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通过培训和教育,提升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经营理念,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掌握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的技巧。例如,开展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训,帮助农民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最后,改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和生活环境。政府应完善乡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基本的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障,减轻农民的后顾之忧。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如道路、水电、通讯和卫生设施等,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农民留在乡村发展。
  结 语
  通过探讨新质生产力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西安的具体实现路径,可以看出科技创新、绿色产业发展和农民素质提升是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西安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乡村的科技水平、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未来,应继续深化科技应用,加强政策支持,确保新质生产力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刘成、常纪锋、尤婷婷:《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与发展路径》,载《对外经贸》,2024(04):61-64+97页。
  [2]罗必良:《论农业新质生产力》,载《改革》,2024(04):19-30页。
  [3]杨颖:《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价值意蕴与基本思路》,载《农业经济问题》,2024(04):27-35页。
  [4]龚政:《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现实挑战与发展路径》,载《当代农村财经》,2024(04):17-21页。
  [5]王静华、刘人境:《乡村振兴的新质生产力驱动逻辑及路径》,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1(02):16-24页。
  作者简介
  周 予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西安市行政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