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1版
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
——以云南省为例 冯 玥
  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促进科技进步、增加就业、促进稳定、改善民生、推动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贡献着全国50%以上税收,6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企业数量,民营企业队伍具有其他类型企业无法比拟的市场影响力,占据中国经济版图的“半壁江山”。然而,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的新形势下,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通过阐述民营企业融资重要性,以云南省为例,分析造成云南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提出注重人才培养,强化管理制度,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分担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融资市场,完善信贷评级机制等对策,以期为解决云南省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参考。

  资金是民营企业经营的前提,是其赖以生存的血液,更是长期发展的基本条件,民营企业可以通过融资满足其运营发展的需要。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与其发展速度不匹配,融资难现象日益凸显,不仅限制了民营企业的正常运营,更对其长期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许多有潜力、有创新精神的民营企业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不得不放缓扩张的步伐,或被迫中断研发项目、削减开支,应对资金压力;有些原本就处于资金紧张状态的企业,更可能因无法及时获得融资而面临倒闭的风险。以云南省为例,据云南省工商联2023年三季度对1.06万户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融资满足度达到90%以上的企业仅为2.1%。近年来,云南发生的数百起民营企业倒闭、跑路事件,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对当地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加强监管、扶持民营企业发展,解决融资难问题已迫在眉睫。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性
  一方面,融资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新形势下,以自身盈余扩大再生产的“滚雪球式”传统民营企业经营模式已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在资本高度流动、竞争激烈的资本运营市场里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民营企业为了抓住市场机遇,必须积极探索新的融资途径,打破资金瓶颈,通过有效的融资策略,迅速筹集资金支持研发创新、市场拓展和产业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融资是民营企业破除困境的必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市场的各种挑战和风险,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客观因素都可能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强烈冲击,[1]使一部分民营企业陷入困境,此时,民营企业通过融资,可以获取必要的资金支持,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云南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分析
  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尽管近年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显著增强,但在面对云南民营企业贷款时,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恐贷”情绪,这种情绪的背后,既有对云南民营企业经营稳定性和还款能力的担忧,也有对信贷风险控制的严格把控。因此,大部分金融机构更愿意将资金投向风险相对较低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导致云南民营企业外源融资不畅。[2]
  从上市融资角度来看,上市融资对于民营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可以直接从投资者手中筹集到大量资金。然而,现实情况是,主板上市门槛高,[3]对于大多数云南民营企业而言,要达到标准并不容易;创业板市场虽然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