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
保体系建设,使民间融资市场更加开放和完善。第一,建立个人征信和企业资信保密体系,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整合现有的信息,联合税务、财务、质量监督、检察机关和其他部门,逐步建立个人和企业信贷数据库,通过这一数据库,金融机构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从而更准确地评估信贷风险。第二,促进地区证券业协会成立,并支持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增加地方对担保公司的政策性扶持及大型企业的投资,建立一个稳定、可信度高的信贷担保平台,为云南民营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融资服务。第三,建立健全信用担保机构的行业准入条例,以法律形式规范担保机构行业行为,控制风险,避免暗箱操作而损害融资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利益。第四,完善损失补偿和退出机制,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在提高信贷市场效率的同时,确保金融机构在面临重大风险时能够及时得到补偿,并有序地退出市场,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压力。
(三)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融资市场
首先,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来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金融监管,确保融资活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政府在制定和优化一系列针对云南民营企业的融资政策的基础上,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有效的政策传导机制,确保政策能够精准地落地生效。同时,应加快制定和完善与民营企业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权责,保护投资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云南民营企业提供稳定和可靠的法律环境,降低其融资风险。其次,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设立专项投资基金或参与设立民营企业担保机构,拓宽融资渠道,为云南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最后,金融机构作为融资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应发挥平台作用,应通过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探索发展互联网金融新兴业态等方式,为云南民营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平台。另外,云南民营企业自身,也应发挥贯彻执行作用,抓住发展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市场的形成,为融资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降低银行信贷门槛,完善信贷评级机制
一方面,银行通过引入先进的金融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使银行能够更加高效、精准地评估云南民营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对有潜力的云南民营企业适度降低信贷门槛,这样既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时间成本,增强云南民营企业融资可获得性,还能提高银行的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信贷评级标准需要更加科学合理,以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要结合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潜力,充分考虑到云南民营企业的行业特点、经营规模、盈利能力、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制定一套统一但灵活的信贷评级标准,并确保评级过程公正透明,让更多优质云南民营企业能够享受到合理的信贷支持,增强其对金融机构信贷政策的信任感。此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引导云南民营企业树立诚信意识、珍视信用记录,通过组织培训、宣传教育等方式,向云南民营企业普及信用知识,帮助他们了解信用的重要性以及失信的后果,引导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同时,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合作,共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对于被列入失信黑名单的民营企业,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一系列惩罚措施,如限制其参与政府招投标、享受税收优惠、限制其法定代表人出境、限制高消费等,让失信民营企业付出应有的代价。
结 语
云南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政府加强金融制度的深入改革,给企业更多的扶持,需要企业自身的整合规划,更需要社会资源的支持。在市场经济各方力量的支持和维护下,营造出有利于云南民营企业融资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谭博谦:《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与纾困对策分析》,载《中国商论》,2023(17):99-102页。
[2]张瀚文、张可、高天雄:《河北省民营企业融资难现象的分析及对策》,载《商场现代化》,2023(19):137-139页。
[3]李东蓉:《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载《市场瞭望》,2023(17):81-83页。
[4]方衍:《缓解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思考和建议——基于地方法人银行视角》,载《国际商务财会》,2023(10):39-42页。
[5]马新啸、汤泰劼、仲崇阳:《融资难与贵的迷宫十字路口:银企联盟的成效》,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129-147页。
作者简介
冯 玥 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经济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三)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融资市场
首先,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来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金融监管,确保融资活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政府在制定和优化一系列针对云南民营企业的融资政策的基础上,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有效的政策传导机制,确保政策能够精准地落地生效。同时,应加快制定和完善与民营企业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权责,保护投资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云南民营企业提供稳定和可靠的法律环境,降低其融资风险。其次,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设立专项投资基金或参与设立民营企业担保机构,拓宽融资渠道,为云南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最后,金融机构作为融资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应发挥平台作用,应通过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探索发展互联网金融新兴业态等方式,为云南民营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平台。另外,云南民营企业自身,也应发挥贯彻执行作用,抓住发展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市场的形成,为融资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降低银行信贷门槛,完善信贷评级机制
一方面,银行通过引入先进的金融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使银行能够更加高效、精准地评估云南民营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对有潜力的云南民营企业适度降低信贷门槛,这样既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时间成本,增强云南民营企业融资可获得性,还能提高银行的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信贷评级标准需要更加科学合理,以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要结合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潜力,充分考虑到云南民营企业的行业特点、经营规模、盈利能力、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制定一套统一但灵活的信贷评级标准,并确保评级过程公正透明,让更多优质云南民营企业能够享受到合理的信贷支持,增强其对金融机构信贷政策的信任感。此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引导云南民营企业树立诚信意识、珍视信用记录,通过组织培训、宣传教育等方式,向云南民营企业普及信用知识,帮助他们了解信用的重要性以及失信的后果,引导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同时,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合作,共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对于被列入失信黑名单的民营企业,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一系列惩罚措施,如限制其参与政府招投标、享受税收优惠、限制其法定代表人出境、限制高消费等,让失信民营企业付出应有的代价。
结 语
云南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政府加强金融制度的深入改革,给企业更多的扶持,需要企业自身的整合规划,更需要社会资源的支持。在市场经济各方力量的支持和维护下,营造出有利于云南民营企业融资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谭博谦:《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与纾困对策分析》,载《中国商论》,2023(17):99-102页。
[2]张瀚文、张可、高天雄:《河北省民营企业融资难现象的分析及对策》,载《商场现代化》,2023(19):137-139页。
[3]李东蓉:《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载《市场瞭望》,2023(17):81-83页。
[4]方衍:《缓解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思考和建议——基于地方法人银行视角》,载《国际商务财会》,2023(10):39-42页。
[5]马新啸、汤泰劼、仲崇阳:《融资难与贵的迷宫十字路口:银企联盟的成效》,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129-147页。
作者简介
冯 玥 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经济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