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形成了光电子、新能源汽车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双轮驰骋,驱动相关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发展,带动西安下辖县域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例如蓝田县“五有六好五示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纽带五片区”田园经济综合体“周至模式”等,而宝鸡、汉中、咸阳、渭南等市下辖的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较弱,与东部的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相对均衡明显不同,形成非均衡二元结构特征。[9]陕西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空间非均衡的直接后果是创新资源不合理配置强化和创新效率低下,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同的影响下,将会进一步扩大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
国内外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典型案例成功经验及启示
(一)国内典型成功经验及启示
国内多个县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取得成果,展示了县级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推动科技进步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创新能力。
正定县是中国书法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文明县城,被评为第三批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区)建设试点。近年来,县政府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成立“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县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重点科技培育工程,重点支持和培养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如常山生化、盛华集团、一然生物等本土领军企业,它们在生物科技、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正定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科技创新的亮点。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在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引进培育创新人才、搭建创新平台载体以及优化创新生态等方面重点发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该县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推动脐橙、蔬菜、生猪等产业一体化,聚焦5G、人工智能等领域,建成运营全省首个5G科技产业园,并严格兑现企业科技创新奖励政策。
浙江省德清县深入贯彻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全力打造德清经济开发区和科技新城等综合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