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06版
非遗里的酒香
撰文/胡月
  酒——这种独特的饮品,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它品类繁多、色香各异,渗透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中,已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见证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演变。酒的传统酿造技艺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一直沿用、发展和创新着这种独特技艺,使之在今日也能延续和焕发出新的活力。饮酒习俗和酒肆文化已成为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特定情况下具有着特殊的功能,代表着不同含义。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迥异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水、土壤、气候、原粮,形成了复杂的微生物环境。地理环境的差异化表达成就了各具特色的酒类品种,体现出当地独特的地域酒文化。“瓶中鄠县酒,墙上终南山”,作为中国最古老发酵酒种,黄酒发展至今不曾断代。陕西鄠邑被誉为中国黄酒的发源地,这里不仅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象征,更是最早酿酒敬天祈雨之处。鄠邑黄酒以秦岭北麓终南山水为酿造用水,这些泉水经过千米沙石的过滤和数千种野生中草药的浸泡,形成了世界上最纯净的山泉水,为黄酒的酿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贵州仁怀西北六公里处的茅台镇,地处赤水河东岸、寒婆岭下、马鞍山斜坡上,依山傍水,其传统酿酒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溯源至汉代的“枸酱酒”,后经历代改良蒸馏低酒度米酒而演变发展成为至今具有独特酱香的知名白酒。茅台酿酒在于“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一年一个酿造周期,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精工巧做的复杂性。“离开茅台镇,不出茅台酒”,是人们对酱香白酒酿造的科学总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中国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之一,葡萄酒在古代被视为一种珍贵的饮品,而夜光杯则是品饮葡萄酒的最佳选择之一,盛唐时期的古人沉醉于葡萄酒与夜光杯的精致芬芳之中。宁夏贺兰山东麓是酿酒葡萄生产的黄金地带,拥有独特的风土条件,造就了宁夏葡萄酒“甘润平衡”的品质和典型的东方风格,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最好的葡萄酒产区。
  一部酿酒史,半本中华史,从清香、浓香、酱香、药香等享誉海外的口感类型,到茅台、凤翔、绵竹、宜宾等底蕴厚重的酿酒之乡,这些,共同构成了复杂且独有的“酿酒中国”。今天,当我们以非遗视角看中国酒,既可以看见酒类发展悠久的历史,又能窥见多元的酿酒地理禀赋,更见证了中国酒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这些林林总总的酒业生态,丰富了中华酒文化在西部风土上的多彩展现,中国酒史千年的厚度在这里将历久弥香、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