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8版
广元打造“蜀道中心城市”的构想与策略
    翠云廊

游城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国家一级博物馆等,按照文献[4]的旅游资源评价标准的方法计算,广元市得分列6市第一(见表1),其联合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蜀道”和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备选名单)“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2项和蜀道上国家5A级旅游景区“剑门蜀道剑门关”1项都并列6市第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项列6市第一。广元市旅游资源禀赋量大品质高,而且高品质旅游资源都位居6市前列,形成蜀道“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5、蜀道品牌
  蜀道最著名的特质资源剑门关、翠云廊基本都在广元市内,极大提升了广元市在蜀道中的地位。
  剑门关是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关隘,将蜀道分隔为南北两地,是入蜀咽喉、军事重镇,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蜀军大将姜维领3万兵马防守剑门关,抵挡魏军将领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5]1935年4月2日,红四方面军血战剑门关,打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神话。[6]1949年12月17日,解放军再次攻克剑门关,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7]目前,剑门关获得旅游标志性品牌:剑门蜀道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剑门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剑门关国家森林公园、剑门关景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剑门蜀道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
  翠云廊是剑门蜀道遗址的核心组成部分,以广元市剑阁为中心,西至梓潼,北到昭化,南下阆中的三条路,总长150余公里。其中西至梓潼大庙山总里程约40公里,现存古柏5747株、向北至昭化古城总里程约40公里,现存古柏2178株、向东南至阆中古城总里程约75公里,现存古柏4150株。[8]300里翠云廊上共有古柏树1.2万余株,剑阁境内现存古柏7778株,古柏平均树龄1050年。[9]
  翠云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道”“陆上交通活化石”,被称为“蜀道奇观”和“森林活化石”。翠云廊景区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蜀道品牌支持广元市核心地(中心点)打造世界一旅游目的地。
  6、文化内涵
  历史上,许多文化名人通过古蜀道走向全国。从汉代的司马相如、扬雄等人,到唐宋时期的陈子昂、李白、“三苏”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尤其唐代诗人李白,在天宝元年(742),感叹古蜀道难的名篇《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10]使古蜀道名扬天下。
  李白对雄壮的剑门关,还写下诗句“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代诗人杜甫也对天险剑门关,留下诗句“也唯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11]等等,极大提升剑门关的影响力。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安禄山叛乱,玄宗奔蜀。在长安收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