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1版
贵州乡村振兴发展报告
贵州“村超”成为继“村BA”后又一个现象级的乡村体育赛事贵州“村超”成为继“村BA”后又一个现象级的乡村体育赛事

展茶叶、辣椒、刺梨等产业。2024年贵州茶园面积稳定在700多万亩,居全国前列;红茶产量、出口均价双双位居全国第一。贵州也是全国重要的辣椒产区之一,尤其在辣椒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生态畜牧业方面,主要是重点发展肉牛、生猪、家禽等养殖业。2024年实施了肉牛产业“十百千万”工程,强力打造贵州黄牛品牌。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贵州聚焦特色农产品资源,持续培育引领型农业龙头企业100家,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乡村旅游产业方面,贵州依托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等资源,实施了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大力培育和打造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推进乡村旅游、乡村民宿规范发展、高质量发展。在农村电商产业方面,贵州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出村进城”,并加强与各类电商平台的合作,提高市场占有率,全力将贵州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三)“四项行动”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一是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全省各地严格执行“责任落实在县,组织实施在乡,保护发展在村”的林长制工作机制,不断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大力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大力发展乡村绿色产业。贵州不仅聚焦特色产业定位、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如茶叶、辣椒等,还全力推进林上林下产业综合开发利用和立体融合发展,提升乡村绿色“颜值”。三是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省自下而上遴选了400个村开展“两改两治理”(改厕、改圈、治理污水、治理垃圾)试点,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是大力推进新能源建设。全省聚焦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光伏能源开发、储存、消纳及综合利用实践,助力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用能清洁化、低碳化。
  (四)“五大举措”传承提升乡村文化
  一是大力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全年累计完成新建、改扩建及维修改造城镇义务教育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1020所,新增学位12万个。二是大力建设文化活动场所。在全省范围内新建了一批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为村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同时,加强对文化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文化设施的正常运行。三是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全省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如开展的“村晚”“村歌”“村马”等“村味”群众性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特别是贵州“村超”“村BA”还被誉为农村“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