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3版
西藏乡村振兴发展报告
水电、交通等硬件设施,打造好西藏乡村名片。二是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加强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创新培养方式、发挥培训主体作用、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引导各类人才聚集乡村等形式,使乡村旅游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素质大幅提高、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旅游的能力明显提升。三是结合藏医,发展新兴产业融入乡村旅游。充分利用当地温泉、林下等资源,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联合专业生产机构和藏医医疗机构、逐步打造藏浴、藏药等康复中心和温泉养生馆,发展特色健康旅游。四是充分发挥西藏特有的风土人情特点,发展以参与当地特色娱乐项目、体验当地民俗风情为主的休闲农业。
  (三)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聚焦交通、能源、水利、市政、信息通信、防灾减灾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牧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坚持统筹城乡、适度超前、增量建设与存量改造并重,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大幅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增强农牧区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进一步落实“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加强基层公共服务基础,完善农牧业发展条件,增强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基本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础上,开展“回头看”,妥善化解遗留问题。 完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开展房屋确权,引导农牧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扩大宅基地用益物权权能。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加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对乡镇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同时鼓励引导有条件的村委托专业机构实行村级账务第三方代理,严格按照村集体会计制度要求规范代账,优化代管机制。加大乡镇干部、村级能人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力度,拓展发展思路,增强发展能力。推动农村土地规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畅通新型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做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突出抓好农牧民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探索创新农牧业社会化服务和政府购买服务运行机制,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内涵。大力发展社会服务型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开展多种形式的紧密联结与合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参考文献
  [1]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2023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西藏日报》,2024-05-07(0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2024(2):6-11页。
  [3]《“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助力西藏乡村振兴——访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旦巴旺杰》,https://www.mot.gov.cn/zxft2024/sihaoncl_xz/index.html。
  [4]嘎玛泽登:《政府工作报告》,《西藏日报》,2025-01-27(01)。
  [5]旦增玉珍:《2024年我区经济稳中有进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西藏商报》,2025-01-24(02)。
  [6]娄梦琳、旦增玉珍:《2023年我区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国》,《西藏商报》,2024-01-24(02)。
  [7]《关于公开自治区本级2024年惠民惠农补贴政策清单的通知》,https://www.xizang.gov.cn/zwgk/xxgk_424/zxxxgk/202404/t20240403_410536.html。
  [8]丹增朗赛、仁增旺姆:《多项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国前列》,《西藏日报》,2025-01-31(01)。
  [9]拉巴卓玛:《西藏自治区现落实粮食播种面积285.54万亩》,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4-09/05/content_nyLY0yte3x.html。
  [10]扎西顿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西藏日报》,2025-01-15(07)。
  [11]李梅英:《西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了乡村 乐了乡亲》,http://nynct.xizang.gov.cn/xwzx/xzsn/202311/t20231107_386521.html。
  [12]贡秋曲措:《昌都市洛隆县俄西乡多管齐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https://www.xzxw.com/xw/xzyw/2025-01/08/content_6414631.html。
  [13]新华社:《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看2024年“三农”工作战略部署》,《农村工作通讯》,2024(01):8-10页。
  [14]陈鹏、陶长虹:《边疆民族地区产业精准扶贫问题研究——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0(4):104-110页。
  [15]曹俊杰、邵先锋、徐俊霞:《关于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5-10页。
  [16]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农村工作通讯》,2019(4):5-11页。
  作者简介
  李雅娟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西藏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