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8版
互联网影响下乡村集市发展现状及对策
会活动的重要场所。农业劳动作为一种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久而久之,会使人们产生疲惫,人们需要在一种能够放松身心的有效形式和场所,此时,乡村集市正好能够充当起这个角色,成为了“闲暇生活的热点”,为农民提供了一个集交易、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元化空间。在大集或庙会等特定时期,集市的娱乐功能尤为突出。有时人们赶集并不一定是为了进行交易、购买商品,而是为了到集上“看热闹”。在N镇,庙会、春节期间集市上会有许多表演活动,这些表演带给人们欢乐和喜悦,丰富人们的闲暇生活。
  其次,集市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施坚雅在对中国的基层社会进行分析时,认为中国的市场结构具有中国农业社会的全部特点,对中国社会的体系结构进行研究时可以把市场作为中心[1]。集市作为基层市场的重要一环,既可以看作是一个经济单元,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交世界[10]。农村地区由于交通、贫困等各方面原因,得到的文化资源往往较少,因此,农村村民能够获得的知识和信息也是比较有限的,而集市是信息传播和感情交流的场所[11],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各种知识和信息的沟通和传递,进行情感交流与社会互动。每逢集市日,本村及外村的居民均汇聚于此,他们在进行商品买卖的同时,也享受着串亲戚、交朋友、相互寒暄的乐趣,从而加深了彼此间的情感联系。乡亲之间、城乡之间、买卖者之间在集市上频繁互动,不仅传递着情感,还实现了信息、技术、知识的广泛交流,使得各种信息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成为乡村社会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
  相比之下,网购等现代购物方式虽然便捷高效,但其功能相对单一,主要局限于商品交易的经济层面。而乡村集市则植根于乡村社会的各种关系之中,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乡村集市独特的生态系统。这种嵌入式的经济模式,使得乡村集市在提供商品交易服务的同时,也承担着娱乐和社会交往的重要职能。因此,集市独有的娱乐功能和社会交往的功能使得集市能够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屹立不倒而不衰落。
  (三)中老年群体对网购不了解、不信任,更信任集市购物
  乡村集市作为一种古老的交易形式在中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尽管网购得到了很好地发展,但是在N镇,青年群体是网购的主力。青年群体作为新事物的重要接受者,具备较强的接受能力,因此,对于网购的接受度也是较高的,但他们在接受网购的同时,还需要依赖集市来满足他们一些即时性的需求,并没有完全摆脱对集市的依赖。
  集市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中老年群体。网购是一种新的事物,对于思想相对保守和适应能力弱的中老年人群来说,接受网上购物这种新的形式需要一定时间[12]。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老年群体对网购的不信任和不熟练。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农村地区的许多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以维持生计,留守在家乡的多是中老年群体,一方面他们很少有人接触淘宝、京东等购物APP,网购消费意识不强,也不会使用其进行网上购物;另一方面,赶集已经成为他们一种生活方式,这种传统的购物方式可以当面验货检查商品的质量和数量问题,不用担心上当受骗,而且这种当面付款的支付方式也会让他们更加放心,不用担心资金的安全问题,也不用担心会不会发错货、商品质量差或损坏的问题,有时候还会因为是“熟人经济”得到老板的优惠。对于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数老年人和对网络了解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