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0版
互联网影响下乡村集市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还蕴含着当地的文化。人们在买卖的过程中交换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还包含着商品中的文化。另一方面,集市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为人们提供社会交往的场所,在“赶集”期间,人们还能看到许多传统的文化表演和形式。例如:在N镇,一年中集市上总会有一些传统的或非遗类的文化节目表演,像唱大戏、踩高跷、皮影、舞龙舞狮等,人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也让集市的存在和发展更有意义。集市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对于当今社会发展更是独具意义。因此,集市在发展中,要更加关注集市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发掘当地集市的内涵,促进集市长久发展。
  (三)优化商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
  为提升乡村集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促进乡村集市的繁荣和发展,当地要优化商品结构与品质,强化品牌建设与宣传。鼓励集市商家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消费者需求,引入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如手工艺品、农产品深加工产品等。这些特色商品不仅能满足消费者对新鲜、独特商品的需求,还能提升集市的差异化竞争力。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当前集市商品的销售情况和消费者偏好,引导商家减少同质化商品的供应,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与此同时,要加强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商品质量监管体系,对集市销售的商品进行定期抽检和随机检查,确保商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保护消费者权益。注重品牌故事,为集市品牌赋予生动的故事和内涵,通过讲述品牌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传承,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结束语
  集市是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无论过去还是今天,人们总会与集市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乡村集市上的贸易、庙会等活动无法离开乡村社会各种关系,镶嵌于乡村社会关系之中,将非经济的制度包括在内是极其重要的。互联网时代,乡村集市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虽受网购冲击,但其独特价值仍使其屹立不倒。未来,需多方合力,合理规划建设、挖掘文化内涵、优化商品结构,促进乡村集市可持续发展,使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满足人们多元需求,传承乡村文化,成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璀璨明珠。
  参考文献
  [1][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郭晓东、穆镁锐、李欢:《陇中县域乡村集市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地理研究》,2023(6):1613-1628页。
  [3]周钦:《互联网时代乡村赶集文化发展研究——以麒麟镇集市为例》,《文化学刊》,2020(4):43-45页。
  [4]王中强:《消逝的市场——基于博兴县的农村基层市场的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20):213-215页。
  [5]奂平清:《华北乡村集市变迁、社会转型与乡村建设——以定县(州)实地研究为例》,《社会建设》,2016(5):81-93页。
  [6]胡琳玉:《乡村集市贸易行为变革的百年镜像与当代启示——基于松阳县集市考察的实践分析》,《中南农业科技》,2024(2):73-77页。
  [7]张吉庆:《文旅融合视域下乡村集市的功能转型与传承发展——以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为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5):65-69页。
  [8]尹建东、吕付华:《传统延续与现代转型:当代中国边境集市结构功能变迁研究——以云南为中心的考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7-89页。
  [9]王晓宇:《人类学视角下乡村集市的功能——以内蒙古通辽市某集市为例》,《现代交际》,2019(3):80-81页。
  [10]夏明方:《近代华北农村市场发育性质新探——与江南的比较》,《中国乡村研究》,2005(00):38-99页。
  [11]公风华、王顺冬:《现阶段农村集市的文化功能探析——以鲁南蒙阴为例》,《新西部(下半月)》,2007(8):197-198页。
  [12]雷泽坤:《影响农村网购市场因素分析》,《时代金融》,2016(11):70页。
  [13]王春宁、刘振山:《传统集市的现代价值及治理策略探析——基于青岛西海岸新区传统集市的调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66-71页。
  作者简介
  刘瑞娟 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教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