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08版
农村基层数字党建的理论路径研究
方面。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更多资金流向农村基层地区。同时设立专项资金,针对农村基层地区的特定需求,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如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农村教育发展资金等,以确保关键领域的持续投入。
  二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实施数条优惠政策吸引投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土地租赁优惠等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层地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7]建立农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农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投资农村基层地区的农业项目和农村发展项目。
  三是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在农村基层地区设立更多服务网点,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为农民和农村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基层地区的需求,开发适合的金融产品,如小额贷款、农业保险等,降低农民和农村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强化技术支持
  农村基层数字党建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数字党建工作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农村基层建立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确保技术推广服务覆盖到每个村落。通过定期组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咨询服务,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积极引进和推广高效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治理等现代化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8]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推广适合本地区的农业技术和品种。与此同时,还要提升农民技术素养,开展农业技术教育。利用农闲季节或晚间时间,组织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新品种的选育、新技术的应用、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等方面,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还要编制实用技术手册,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和需求,编制简明易懂的农业实用技术手册,方便农民随时查阅和学习。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与研发,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引导和支持科研机构和高校到农村基层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技术产品,推动农村基层的技术进步。
  结语农村基层数字党建的发展路径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长期地探索和实践。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优化路径选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和需求。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数字党建模式,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农村基层数字党建是推动农村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现实挑战和问题,我们需要从政策扶持、人才培训、合理规划和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探索适合农村基层实际的数字党建路径。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农村基层数字党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推动农村党建工作注入新的动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出版社,2022。
  [2]贺雪峰:《城乡关系变动与乡村振兴的阶段》,《贵州社会科学》,2021(8):133-138页。
  [3]米华全:《人工智能嵌入党内治理风险:生成机理、形态表征与应对策略》,《理论月刊》,2022(4):30-39页。
  [4]何雷、雷望红:《基层党建实体化与乡村善治的形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09-117页。
  [5]周忠丽、周义程:《资源下乡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弱化困境及其排解》,《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60-68+158-159页。
  [6]张波、徐晓楠:《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数字赋能及实现路径》,《学习与探索》,2023(9):9-15+2页。
  [7]董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数字化乡村建设的挑战及对策》,《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14):187-190页。
  [8]马玉龙:《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对策分析》,《新农民》,2024(21):4-6页。
   作者简介
  辛勇超 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党的建设研究
  姚 琳 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