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物联网:领跑者的“下半时”

山利科技设备组装测试区域
积累,山利科技敏锐察觉到无人机市场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低空安全问题,果断将企业转型方向锁定为低空安全领域,着力研发无人机探测与反制设备。2024年春天,也就是张勇敢所说的最难时期。“必须狠下心放弃原来的技术和领域,正式向现在这个方向转型。”如今,转型完成后的山利科技将继续探索智能感知、认知、控制技术,从多个方面丰富和完备的高端安防、生产安全、反恐处突、应急救援等产品集群。
转型的过程中,山利科技在承担起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与应急管理部安全应急装备应用试点示范;还有陕西省工信厅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揭榜挂帅、省重点产业链发展、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省、市级重点科研计划30余项之后,还与西安邮电大学共建低空智能感知与安全态势管控技术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与陕西省公安厅、西安邮电大学共建无人机应用与反制联合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数据融合智能预警系统、数字孪生一体化管控平台、能源型工业互联网管控平台、智能AI视频分析系统在行业领域中推广应用,形成了完善成熟的智慧化工园区整体解决方案、智慧矿山整体解决方案、无人机侦测与反制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山利科技先后快速灵活转型,显现出民营企业的优势。而从物联网发展的宏观环境而言,其实山利科技与因联科技都赶上了物联网跨界深度融合、工业标准化提高工业设备的互操作性的时代机遇。
与山利科技一样,其实吕芳洲也有着差不多的经历。他经历了两个10年期,2005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测控专业研究生毕业时,同学几乎都进入了华为等大厂。因为特别的机缘,吕芳洲选择了创业。“当时的公司主要是以风能领域的物联网设备制造为主。”公司快速成长了近10年,“一家国企提出收购后,就整体打包出售了。 ”
有了风能领域创业的经历,随后2014年9月吕芳洲又着手创办了因联科技,这次他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专注于机械设备的在线状态监测、智能预警、故障诊断及运维服务等领域,致力于构建工业设备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服务新生态。
从企查查上可以看到,2025年第一季度因联科技确实非常活跃,新增了西安热工院生产项目SIS系统、CIS监管系统接口及生产画面调试服务框架协议中标公示,以及晋能集团控股集团太原煤气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的采购中标候选公示。
吕芳洲带领的因联科技研发团队在快速发展新10年里,先后在北京、上海设有本地化支持中心。公司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了从IIOT全面感知、DT数据驱动、SAAS高效服务到AI算法的全面技术能力体系,尤其是工业AI算法领域,已研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于工业机理的算法模型和知识系统。在应用层面,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传感器、智能网关、机器健康运维大数据行业解决方案、SAA S工业服务平台已成功应用于水泥、化工、钢铁、煤炭、汽车等20多个行业,服务企业客户超300家,监测设备类型超200种,监测设备价值超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