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7版
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路径研究
文/刘婷

  

农村法治宣传

  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法治乡村建设中存在问题,需要从健全法治乡村建设制度体系、规范农村执法活动、加强农村法律服务和司法救济、完善农村法治保障体系、增强群众法治观念与维权意识等措施加强改进,以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法治乡村建设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其中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而法治乡村建设作为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2020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 “把法治乡村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作来抓” 。乡村处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最基层,是社会[1]的终端和末梢,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环节。一方面,由于乡村资源分配、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交织,容易成为利益冲突与社会矛盾的滋生地。例如,在土地流转、集体资产分配等过程中,时常会引发村民间的矛盾纠纷。另一方面,乡村又因其贴近群众、便于沟通协调的特点,成为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前沿阵地。只有将矛盾在基层化解,才能真正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只有大力加强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