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广西土司文化资源 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和策略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土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编号: 20FZS006)
以田阳、忻城等为代表的广西土司文化资源所在地,在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土司文化方面都已经放弃了以往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调整到“ 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目标上来。但长期以来,广西土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一直存在资源损毁严重、底子薄资金短缺且配置不当、资源分散而各自为战等复杂问题。为此,应当采取“统合为一,集群作战”、先孵化品牌再考虑经营和收益、做大做足宣传、优先开发利用物质性和相关非物质性文化资源、打造土司文化旅游、研学路线,由近及远进行推广等策略,推动广西土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良性发展。
广西拥有丰富的土司文化资源。土司文化资源所在地都对此非常重视,采取了多种措施予以保护传承,而且极其希望开发利用土司文化资源,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各自为战搞土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事实已经证明陷入穷途。必须站在整个广西的高度,对土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进行全盘考量,总体谋划,设计思路及制定对策。
广西土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谈到广西土司文化资源当前开发利用的状况,一言以蔽之,就是逐步聚拢到“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这个目标上来。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这些伟大辉煌的成就,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下取得的。早在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又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则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了报告中。在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全面阐述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他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贯穿于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长城构筑得更加坚固,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1]202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
以田阳、忻城等为代表的广西土司文化资源所在地,在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土司文化方面都已经放弃了以往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调整到“ 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目标上来。但长期以来,广西土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一直存在资源损毁严重、底子薄资金短缺且配置不当、资源分散而各自为战等复杂问题。为此,应当采取“统合为一,集群作战”、先孵化品牌再考虑经营和收益、做大做足宣传、优先开发利用物质性和相关非物质性文化资源、打造土司文化旅游、研学路线,由近及远进行推广等策略,推动广西土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良性发展。
广西拥有丰富的土司文化资源。土司文化资源所在地都对此非常重视,采取了多种措施予以保护传承,而且极其希望开发利用土司文化资源,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各自为战搞土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事实已经证明陷入穷途。必须站在整个广西的高度,对土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进行全盘考量,总体谋划,设计思路及制定对策。
广西土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谈到广西土司文化资源当前开发利用的状况,一言以蔽之,就是逐步聚拢到“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这个目标上来。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这些伟大辉煌的成就,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下取得的。早在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又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则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了报告中。在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全面阐述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他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贯穿于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长城构筑得更加坚固,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1]202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