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4版
重庆仙女山林场: 在发展自然教育中践行林草保护


在自然教育中心展示厅里,学生们正在进行动物脚印分辨研学活动。
在大自然里开展植物认识研学活动

因为‘土壤会呼吸’,我们要保护它。这里的秋千实际上是带有修复腰椎功效的,你可以躺下来体验。这里的很多运动设施都是无动力的,除了降低运营成本,也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行为。”项目负责人热情地介绍沿途所见,并分享其中的设计巧思。
  在即将踏上树顶互动体验栈道的入口处,一处垃圾分类的自然教育教学点引人关注。与生活中常见的以绿色、黑色、红色颜色区分、标注垃圾类别的垃圾桶不同。这里的垃圾桶上方摆放了两排小格子,放置了易拉罐、玻璃瓶、塑料袋、纸张、烟头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展示物下方标注了它们在自然中的分解时长,最短的“纸张”显示超过4个月,而最长的“纯净水瓶”更是“惊人”,显示超过500年。“在学生团建时,这些直观的展示物和分解时长数据往往会直接触动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原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大自然中的分解速度,同时也对垃圾分类、自然修复的能力以及减少环境破坏的意义有了一定认识,比如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关注垃圾分类等,树立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任场长介绍道。
  沿着栈道拾级而上,登顶提升塔后继续漫步,在栈道两侧已经可以看到树梢,直到登顶41米高的“森林之眼”观景塔,放眼望去一片碧绿的森林、广阔的草地以及远处惬意、零星点缀的牛、马群,蜿蜒的公路上闪过的越野车,整幅画面映入眼帘,美不胜收、目不暇接,这大概就是“树顶漫步”最大的礼物,对自然的感悟以及融入自然的惬意。收获完大自然的反馈,还可以体验全球最长的96米滑梯,只需16秒即可从41米高的观景塔到达塔底。
  在漫步栈道的途中,动植物知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健康教育、对家长的教育等的宣传图片,总是不经意间出现。“这既为家长向孩子科普、孩子潜移默化的主动学习提供素材,一些关于亲子关系的知识也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学习途径。 ”
  有温度和热爱的自然教育
  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充分各类发挥自然保护地社会功能大力开展自然教育的通知》,对做好自然教育统筹规划,提升自然教育服务能力,加强自然保护地基础建设,打造富有特色的自然教育品牌,建立面向公众开放的自然教育区域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早在国家指导文件发布前,仙女山林场就开始了自然教育建设。2017年,仙女山林场积极争取到了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利用设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