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1版
古树名木保护的陕西样本调查

  仓颉手植柏

是日益精准、高效,例如视频实时监控、无人机空中巡护等。 ”
  2023年以来,延安市人民政府分别编制了黄帝手植柏、保生柏、老君柏“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先后实施了生境改善、树体支撑、围栏安装、健康监测、扩盘、区域防雷等技术措施,并邀请专家定期对3株古柏的土壤、树体、根系等进行健康检测。“这个围栏是近年更新换装的,相较于过去,这棵树的地面空间有了大幅提升,达到了260平方米,更有利于树木的根系生长。这棵树的支撑架也已改为外敷仿生树皮的门字形结构支撑。下一步,我们还将加装健康监测系统,铺设地面架空设施”马超在介绍保生柏时对调研人员说。
  调研了解,黄陵县现留存散生古树243棵,古树群14个,已实施完成了45棵散生古树的保护工作。对偏远山区古树群的保护,按照林权归属和属地管理原则,落实了属地林场的日常养护职责,并实施无人机监测、飞防等相关保护措施。
  白水:保护“活文物”,责任重于山
  渭南市白水县仓颉庙相传为黄帝时期造字圣人仓颉的葬地和纪念地,被誉为“中华汉字之源”。庙内千年古柏有40余棵、平均树龄3000余年,仓颉庙古柏群,与黄陵县黄帝陵古柏群、山东曲阜孔庙古柏群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庙古柏群,被称为“绿色的国宝,活着的文物”。其中,“仓颉手植柏”是国家公布仅5棵有着5000年树龄的古树名木之一,被专家誉为“文明之根” ,该古柏亦称瀑布柏,树高16米,胸围7.8米,地围9.9米,平均冠幅13.4米,相传为黄帝史官仓颉亲手种植。
  仓颉手植柏承载着秦东大地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极其珍贵的“活文物”“活化石”和“活档案”。保护好仓颉手植柏,对于保护自然文化遗产,赓续传承中华文明和延续地方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加强仓颉手植柏保护工作, 2023年,渭南市人民政府制定了仓颉手植柏“一树一策”保护方案。2024年,白水县人民政府实施了仓颉手植柏保护与修复项目,全力做好“防人为破坏”“防病虫”“防火”“防雷”“防风”等五防工作。2025年,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完成编制仓颉庙4棵重点古柏(柏抱槐、生死柏、孔屏柏、再生柏)保护实施方案,扎实做好古柏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