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水青山 智绘生态子洲— —子洲县开启生态环境智慧化治理新篇章

无人机日常高空巡查拍摄(摄影/张致缘)
面对大气污染、水质治理、固废污染防治等一系列生态难题,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子洲分局与陕西点云科技携手合作,成功打造出全省首个县级“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可视化平台”,开启了子洲县生态治理的全新征程。
“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可视化平台”致力于资源整合与科技赋能,实现了“数据”与“现场”的可视化呈现。通过录入近三年的噪声数据、近五年的水质数据,并接入省级空气站点、市级固废、入河排污口等监管监测系统,运用电子地图、数据可视化组件,将复杂繁多的环境数据以直观明了的图表、地图图层形式呈现出来。空气质量指数( AQI) 的区域分布图、水质达标情况的流域图等一目了然,让管理人员能够迅速掌握环境态势。同时,平台还具备智能预警功能,当空气环境质量临近限值时,短信预警将自动触发,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至相关人员手机,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响应与处理。此外,平台整合了县域内主要企业的各类许可、备案信息,借助AI技术自动判别届满期限,主动提醒管理人员与企业主体,有效规避了企业证件超期带来的环境风险。
在蓝天保卫战中,平台凭借全域覆盖的监测体系,实现了“热红外+无人机巡航+自动监测设备”的协同作战。2025年初,平台报警提示子洲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省控空气站点一氧化碳数据连续出现异常高值。工作人员迅速操作无人机开展自动巡查,初步锁定污染源为该中心锅炉房区域。初步锁定问题后,又操作搭载“灵嗅”多气体监测仪的便携式“单兵”无人机进行监测,测得现场锅炉排放口一氧化碳最大瞬时浓度为32mg /m ,风险隐患极大。经县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人员进一步现场勘察,发现该中心锅炉房由于操作人员将进气口进行了遮挡且锅炉参数配置有误,从而造成燃烧不充分、导致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在拆除遮挡物,邀请县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库专家全面排查并重新设置后,锅炉恢复正常运行,再次通过无人机监测一氧化碳最大瞬时浓度降低至0.8m g/m ,降幅高达97.5% 。
大理河畔,水质智能监测模块正助力碧水保卫战。由2个高空瞭望、4套智能球型摄像机、12套网络摄像机、1套智能网络硬盘录像机以及1套智能视频管理综合平台服务器构建而成的监测体系,对淮宁河、大理河4个进出口断面、12个流域内断面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了流域水体颜色、漂浮物智能识别分析预警,精准识别污染高发区域、季节规律,并接入榆林市入河排污口管理信息化系统,变以往的“被动响应”为如今的“主动防控”,将污染事件发现处置的响应时间缩短80%以上,为制定治理政策提供了更为精准的依据。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子洲分局局长贺腾飞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子洲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把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将“生态立县”列为全县首要发展方针战略,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