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7版
海南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路径探究
  海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025年3月,海南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确定海瑞文化公园、海口东寨港红树林旅游区、三亚大东海旅游区、三亚国际免税城旅游区、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旅游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确定M1咖啡奇幻工场、兴隆咖啡文化园、海南热带飞禽世界景区、海南茶溪谷旅游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截至目前,海南共有94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旅游景区7个,4级旅游景区44个。 [5]
  四是推出红色路线,增强旅游市场主体活力。2021年3月,海南省旅文厅为庆祝建党百年专门推出14条“红·蓝·绿”海南红色之旅精品线路,其中“天涯海角·红色椰岛”“ 航天文昌·飞天梦想”“热带海岛·热情海南”3条路线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这些融合海岛旅游与红色元素线路正式在去哪儿、携程、飞猪等OTA平台上线,让人们在游玩青山绿水的同时,感受红色文化氛围 [1] 。
  海南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较为缺乏
  海南省内革命遗址数量500逾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全面,然而资源的地理分布相对分散、多数遗址规模较小,且由于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景点设计层面存在单一化与雷同化现象,资源开发未能形成强有力的聚合效应。
  在资源开发上,海口、三亚、文昌等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较为富集,但其他市县普遍存在红色文化资源数量少、规模小等问题,这让海南省的红色旅游研究和开发呈现出“重局部、轻协调”局面。究其原因可能是受制于各地政府的管理理念影响。因为各地政府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更愿意开发本地的红色文化景点,从而忽视各地区间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结果出现产品打造、宣传推广、园区设计等方面各自为政的现象。
  在景点设计上,海南省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形式和产品形态存在高度一致性问题,主要运用的静态观光、橱窗展示、文物陈列等这类传统方法未能合理展现每个景点的特色化和差异性。这种简单、固定的设计模式,不仅难以吸引游客还会让其出现审美疲劳,甚至会对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产生反感情绪。
  长期以来,海南省发展红色旅游只是着重于开发部分景区,未能形成全省统一规划的局面。这种做法既让海南省红色文化区域的挖掘和开发出现不均衡问题,又限制了全省红色文化旅游的整体发展,还大大降低海南红色文化的整体品质和影响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亟待加强
  由于海南省红色资源的开发程度有限,造成省内红色景区出现规模小、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有如下几点。
  其一,海南省缺乏对全省红色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进而出现各景区独立发展、未能形成完整且符合历史逻辑的成熟旅游线路等现象。
  其二,海南省内的红色旅游景区往往位于偏远地方,这些景区的周边配套设施均显不足。即使是著名景点母瑞山革命纪念园的周边设施仍有欠缺,设施完备的旅馆都离景区足有60公里远,这无疑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
  此外,海南省的红色旅游项目较为单一,目前仍主要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了解红色文化,但仅依靠听觉获得信息的方式缺乏沉浸式体验,难以满足游客的深度体验需求。为了更生动地重现历史场景,各红色景区需采用多媒体声光电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展示,不过海南省的红色旅游设施在这方面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