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3版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研究— —以陕西省咸阳市为例

  咸阳高新区
水平的研发人员是技术创新的源泉,研发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潜力的技术。在技术转移方面,技术转移专业人员在科学和商业的接口工作,技术转移需要专业人才进行评估、管理和推广,需要了解技术的特点和潜在应用领域,才能有效地将技术从实验室转移到企业。在商业化运作方面,需要具备商业头脑和市场经验的人才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制定出有效的商业化策略,进行产品定位和营销推广等,最终将技术成功地转化为产品或服务。
  (五)企业主体因素
  企业因素在影响咸阳市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在相同条件下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差异,比科技成果转化产出指标更具对比性。科技研发绩效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表明,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对企业的科技研发绩效和成果转化绩效有显著影响。因此,企业因素需要考虑知识产权保护、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等方面。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需要适度,越过U型曲线拐点后,对上游自主性研发的激励效应大于对仿制性研发的抑制效应,从而对科技研发绩效产生促进作用。在科技研发阶段,大企业更可能建立研发型实验室,以提高自主创新质量和水平。在成果转化阶段,大规模企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外部资金渠道,能够显著发挥规模效应,通过大规模销售分摊创新过程中产生的固定成本,从而提高成果转化绩效。因此,咸阳市需要鼓励和支持企业规模的扩大,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六)区域协同因素
  区域协同通过促进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以及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区域协同机制能够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内科技资源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例如,通过建立区域性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有效整合各地区的研发基础设施、科研数据、人才队伍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此外,协同机制还有助于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具潜力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上,提高转化效率。同时,区域协同机制鼓励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与知识共享,形成协同创新网络,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通过合作研发、技术许可、人才交流等方式,可以优势互补,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进程。此外,区域协同机制是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区域协同可以完善区域内的创新要素,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个创新主体可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例如,江苏省通过建立和资助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机构向工业领域引进创新技术创造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