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06版
在基层建功立业的西农学子
    很多西农学子选择西部基层乡村作为工作的第一站

  许梦婷(西农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专业2020届本科生)出生在安康市的一个小乡镇,读初中时,因家中变故差点失学,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帮扶下,才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所以尚未毕业时,她就立志毕业后要学以致用,回家建设家乡。2020年,她选报了“三支一扶”,如愿成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
  许梦婷服务的大道河镇是安康市岚皋县最偏僻的一个乡镇,与县城之间汉水相隔,每天仅有一趟“乡村通”班车。如此偏僻的山区小镇,外人很难想象这里的崎岖山路曾给人们带来多大的发展阻力。
  有很多朋友问许梦婷,“你从‘双一流’高校毕业,为什么会选择回到山区小镇,工资微薄,不如去大城市工作。”她的答案简单而坚定: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这块贫脊的土地养育了我,我也希望尽己所能为“她”做一些贡献。
  许梦婷的家乡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小镇,主导产业就是农业,她在农业站工作,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刚到站里,她就接下了长江十年禁捕的工作,调查渔民渔船情况,又协助安排会议宣传禁捕意义,与渔民交流沟通,这对一向不善与人交流的她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她努力改变自己的弱点,积极主动承担复杂的工作,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希望早日成为业务好手。
  哈萨克族学子阿克库·买西肉浦(西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是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2019年度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基层工作的淬炼中,她也收获了宝贵的自我成长:“我发现基层工作不仅是在奉献,同时也在收获。村委会的工作大部分需要与群众沟通,处理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大多数烦琐复杂,有时会有些许压力。但一年志愿工作积累的经验使我不再陌生、胆怯,我变得更加认真、细心、勇敢,我学会了与群众沟通,明白了对别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角色适应,他们各有各的突破路径
  走进基层的学子们,他们大多是通过眼前的小事琐事作为突破口,融入到当地生活,从而找到自己“被需要”的角色感觉。
  马文华(西农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2019届本科生)2019年考取陕西省选调生,现工作于杨凌示范区杨陵区财政局,挂职大寨街道西卜村担任村主任助理。
  驻村第一天起,马文华就在思考:“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他每天奔波在村里的小路上,经过扎扎实实的工作磨练,逐渐从懵懂的毫无经验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接地气的“小村官”。相比初来乍到时的生疏茫然,现在的他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信念。
  基层是个大熔炉,大学毕业后七百天的驻村“回笼深造”,让刘娟褪去书生稚气,迅速完成了自己的成长与蜕变。
  刘娟是西农人文社会发展学院2014届本科生,2018年考取陕西省选调生,现工作于商洛市教育考试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