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烛照亮青春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甘肃张家川分队
榴传媒服务中心”,获国家语委脱贫攻坚语言文字在线教学团队“优秀工作者”称号。支教服务于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三中学(下文简称“三中”)。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去年中秋佳节,甘肃省张家川三中的播音教室里,举办了一场特别的“中秋诗会”。学生们在朗读中情绪饱满充沛,情感流露真实,播音班负责老师曹涵细致地加以点评。
陕西师范大学播音系已连续五届派志愿者到三中播音艺术班任教。曹涵担任播音艺术班的专业课老师,来之前她是既紧张又兴奋。
刚到校,曹涵就和高二播音班的学生见了面。第二天上课前,有几个学生突然来宿舍找她。和学生一起到了教室,发现门打不开时,她心里就涌出一股委屈。当教室门突然打开,几个学生抱着一束花走到她面前,高喊“老师节日快乐”时,她先是愣住,随后直接热泪盈眶了。
教师节本来是在第二天,但由于不上课,学生们就提前给她过节了。或许是刚来这里还没适应新身份,或许是全然忘了明天是教师节,那一刻她心里只有满满地感动,以及对刚才自己生气的愧疚。
课后,她看到花束卡片的一句话:“遇见就是一切的开始”。这句话,她记忆至今。也就是从那天开始,她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并告诉自己一定要尽可能的把所有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们。
去年国庆节,张家川组织大型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曹涵所在的支教学校有近400名学生参与其中,是此节目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播音专业出身的曹涵担任了活动的指导任务,为每个班学生分发《论语》《劝学》《大学》等诵读篇目,并在每个班播放录音纠正字音,组织学生到操场排练。
受甘肃方言的影响,很多学生的前后鼻音都有问题,曹涵将许多涉及此问题的字词找出来,做正确示范。在保证字音准确的情况下,针对每一个篇目应传递出的精神内涵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出应有的语音语调。在一些需要进行起承转折、烘托气氛的语句上,她反复示范,并为他们划分停顿及重音,使得诵读效果整齐且感情饱满。
正式演出时,看到在五星红旗映衬下学生的精彩表现,曹涵深受感动。这是她在支教地参与的第一个大型活动。
在更高处相见,是曹涵和她的学生的约定,故事从2021年夏天开始,直到永远,没有期限……
“很快就到了要和张家川说再见的时候了。”杜嘉灵还记得去年七月刚刚得知自己的支教服务地是甘肃张家川时那种满怀憧憬、跃跃欲试的急迫心情。
从2021年8月28日抵达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开始,杜嘉灵陪伴学生们度过了二百九十余个日日夜夜。“教师这个职业,远不是一根粉笔在手,照本宣科或是满堂灌那么简单。”近一年的支教生活,使杜嘉灵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
杜嘉灵担任高一三班和四班的数学老师,两个班125名学生,一周14节课时量。细数这一年的教学,点点滴滴如画卷翻过,从初上讲台时的青涩,到现在上课的游刃有余,有荆棘坎坷,亦收获甜蜜。
和学生初次见面场景,杜嘉灵设想过很多种,严肃的、活泼的、温柔的、有趣的……尽管她演练过无数遍课件和教案,心里仍然打鼓。
李秀琴老师像猜透了杜嘉灵的心思,邀请她去听她的开学第一课。李秀琴是学校给她安排的一位师傅。她夹着教案本坐在高一一班教室的角落里。师傅在台上讲,她像一个好学生一样,记下李秀琴上课的流程,包括询问环节以及所有的板书。
到自己要登上讲台的那一天,杜嘉灵伴着上课铃踏进教室。当全班学生一齐说“老师好”那一刻,她砰砰跳的心放回了肚子里。她“模仿”着师傅上课的样子,对学生们说:“大家好,我是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杜嘉灵,也是你们未来一年的数学老师。”快闪视频的自我介绍,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添加了搞笑表情包的课件,让课堂氛围活跃了不少。
日复一日的相处,杜嘉灵和学生们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她要求学生和她之间一定要说普通话,上数学课一定是一书两本——课本、笔记本、草稿本缺一不可。学生会在杜嘉灵上课前帮她打开课件,插上翻页笔,会在她课后忘记布置作业时主动提醒。而在作业上,他们说的没带往往就是没做,他们的错题也总会忘记整理在纠错本上,保证不会再犯下次还会犯错,但在杜嘉灵一次次的包容下,他们犯错的次数越来越少,而班级数学成绩也总是在年级前列。
杜嘉灵对学生们的学习成果进行分层检查。她告诉每个班里的后进生和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学生,每天来找她进行作业面批和习题检查。一段时间后,她发现他们的书
榴传媒服务中心”,获国家语委脱贫攻坚语言文字在线教学团队“优秀工作者”称号。支教服务于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三中学(下文简称“三中”)。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去年中秋佳节,甘肃省张家川三中的播音教室里,举办了一场特别的“中秋诗会”。学生们在朗读中情绪饱满充沛,情感流露真实,播音班负责老师曹涵细致地加以点评。
陕西师范大学播音系已连续五届派志愿者到三中播音艺术班任教。曹涵担任播音艺术班的专业课老师,来之前她是既紧张又兴奋。
刚到校,曹涵就和高二播音班的学生见了面。第二天上课前,有几个学生突然来宿舍找她。和学生一起到了教室,发现门打不开时,她心里就涌出一股委屈。当教室门突然打开,几个学生抱着一束花走到她面前,高喊“老师节日快乐”时,她先是愣住,随后直接热泪盈眶了。
教师节本来是在第二天,但由于不上课,学生们就提前给她过节了。或许是刚来这里还没适应新身份,或许是全然忘了明天是教师节,那一刻她心里只有满满地感动,以及对刚才自己生气的愧疚。
课后,她看到花束卡片的一句话:“遇见就是一切的开始”。这句话,她记忆至今。也就是从那天开始,她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并告诉自己一定要尽可能的把所有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们。
去年国庆节,张家川组织大型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曹涵所在的支教学校有近400名学生参与其中,是此节目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播音专业出身的曹涵担任了活动的指导任务,为每个班学生分发《论语》《劝学》《大学》等诵读篇目,并在每个班播放录音纠正字音,组织学生到操场排练。
受甘肃方言的影响,很多学生的前后鼻音都有问题,曹涵将许多涉及此问题的字词找出来,做正确示范。在保证字音准确的情况下,针对每一个篇目应传递出的精神内涵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出应有的语音语调。在一些需要进行起承转折、烘托气氛的语句上,她反复示范,并为他们划分停顿及重音,使得诵读效果整齐且感情饱满。
正式演出时,看到在五星红旗映衬下学生的精彩表现,曹涵深受感动。这是她在支教地参与的第一个大型活动。
在更高处相见,是曹涵和她的学生的约定,故事从2021年夏天开始,直到永远,没有期限……
“很快就到了要和张家川说再见的时候了。”杜嘉灵还记得去年七月刚刚得知自己的支教服务地是甘肃张家川时那种满怀憧憬、跃跃欲试的急迫心情。
从2021年8月28日抵达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开始,杜嘉灵陪伴学生们度过了二百九十余个日日夜夜。“教师这个职业,远不是一根粉笔在手,照本宣科或是满堂灌那么简单。”近一年的支教生活,使杜嘉灵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
杜嘉灵担任高一三班和四班的数学老师,两个班125名学生,一周14节课时量。细数这一年的教学,点点滴滴如画卷翻过,从初上讲台时的青涩,到现在上课的游刃有余,有荆棘坎坷,亦收获甜蜜。
和学生初次见面场景,杜嘉灵设想过很多种,严肃的、活泼的、温柔的、有趣的……尽管她演练过无数遍课件和教案,心里仍然打鼓。
李秀琴老师像猜透了杜嘉灵的心思,邀请她去听她的开学第一课。李秀琴是学校给她安排的一位师傅。她夹着教案本坐在高一一班教室的角落里。师傅在台上讲,她像一个好学生一样,记下李秀琴上课的流程,包括询问环节以及所有的板书。
到自己要登上讲台的那一天,杜嘉灵伴着上课铃踏进教室。当全班学生一齐说“老师好”那一刻,她砰砰跳的心放回了肚子里。她“模仿”着师傅上课的样子,对学生们说:“大家好,我是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杜嘉灵,也是你们未来一年的数学老师。”快闪视频的自我介绍,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添加了搞笑表情包的课件,让课堂氛围活跃了不少。
日复一日的相处,杜嘉灵和学生们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她要求学生和她之间一定要说普通话,上数学课一定是一书两本——课本、笔记本、草稿本缺一不可。学生会在杜嘉灵上课前帮她打开课件,插上翻页笔,会在她课后忘记布置作业时主动提醒。而在作业上,他们说的没带往往就是没做,他们的错题也总会忘记整理在纠错本上,保证不会再犯下次还会犯错,但在杜嘉灵一次次的包容下,他们犯错的次数越来越少,而班级数学成绩也总是在年级前列。
杜嘉灵对学生们的学习成果进行分层检查。她告诉每个班里的后进生和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学生,每天来找她进行作业面批和习题检查。一段时间后,她发现他们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