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调研与思考
安康旬阳市农业局在双河镇平河村开展苍术中药材种植活动
(二)“强链”“补链”“延链”,为中药材产业“舒经活络”
按照“弱什么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打通产业链条上的“断点”“堵点”。
1、提高中药材深加工能力
鼓励经营主体开展中药材初加工和真空包装,大力开发药膳、中药香薰、养生药礼等日常型新产品。狠抓技术研发创新,鼓励加工企业在中药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等精深加工上下足功夫,支持中药企业研发申报基于经典名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和运动康复贴剂等中药新药上市品种开发。拓宽中药材适用范围,努力开发中药保健品、药食两用品、中药日化品等,例如功能饮料、口腔护理、美肤药浴、母婴女性产品等。
2、狠抓项目带动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强化项目支撑,争取重点项目的早日建成投产。飞地园区的中药配方颗粒剂产业化项目,建成后将年产500余味中药配方颗粒15亿袋,中药饮片30万余吨,极大促进药材实现就地消化。坚持招大引强,再引进一批能带动安康中药材产业提质升级的重大项目,如陕澳中医药产业园本身就是产业综合体,覆盖了交易流通、科研孵化、旅居康养、安宁和缓医疗多个板块,一个项目落成就能带动多个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加工企业走差异化、特色化经营之路,做好各类关联市场主体的培育。积极推广汉阴华晔提取杜仲胶、安康天源植化提取颠茄的发展模式,扶持企业打造出自己的拳头产品。
3、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兼顾城市绿化美化,把安康城区、高速沿线,打造成五彩斑斓的中药材形象展示带;依托芍药、白芨、油牡丹等观赏性强的草本药材和连片杜仲、厚朴等木本药材基地林,建设中药材主题旅游景点,引进和壮大民宿产业;激活中药材观摩研学功能,打好“药旅、药文、药养”组合拳,打造以绿色观光、医疗康养、医药膳食、宜居养老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发挥中医优势,推出特色保健养生项目,实现中药材与乡村旅游、休闲养生、健康养老、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
(三)加大服务与保障,为中药材产业“理气和中”
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调节产业要素合理配置,使中药材产业运行更为健康和顺畅。
1、提升服务和保障水平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地、园区水电路网,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建立大型基地可视化管理系统,不能再延宕和等待。启动安康市中药材市场建设,搭建中药材网络信息平台,定期公布安康和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成都荷花池三地国家级药材市场信息,提供中药材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二是加大优质产品宣传力度,培育和推广“安康药材”品牌。积极协调争取安康中药产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省药品招采挂网目录,做好消费端服务与引导,落实注册或备案的传统中药制剂、院内中药制剂在医联体、医共体内调剂使用等政策,提高本土中药自用比例。三是适度扩大中医诊疗医保范畴,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
2、加大人才科技支撑
积极支持安康学院申报创办“中药学”,支撑地方产业发展。做好事业单位招聘、高学历人才引进、干部选聘等工作,引进中药材发展相关专业的高学历人才。用好做实来安帮扶的专家团队,发挥好中国药科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专家团队作用,充分发挥其技术专长。支持中药材基地和加工企业与中国医科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稳定常态化的协作关系,推动安康中药材产业由资源要素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攀升。加大药农技术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强化政策保障
按照陕西省政府要求,实施“链长制”,通过“链长”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建立一套“链长+工作专班+配套政策包+考核办法”工作机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在项目计划、土地供给、融资渠道、金融保障、财税制度等方面对中药材产业发展重点倾斜和支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中药产业发展。厚植中医药文化,夯实中医群众基础,促进全社会认识、接纳、体验、消费、受益中医药,提高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助推安康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孙小萍 中共安康市委党校副教授
(二)“强链”“补链”“延链”,为中药材产业“舒经活络”
按照“弱什么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打通产业链条上的“断点”“堵点”。
1、提高中药材深加工能力
鼓励经营主体开展中药材初加工和真空包装,大力开发药膳、中药香薰、养生药礼等日常型新产品。狠抓技术研发创新,鼓励加工企业在中药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等精深加工上下足功夫,支持中药企业研发申报基于经典名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和运动康复贴剂等中药新药上市品种开发。拓宽中药材适用范围,努力开发中药保健品、药食两用品、中药日化品等,例如功能饮料、口腔护理、美肤药浴、母婴女性产品等。
2、狠抓项目带动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强化项目支撑,争取重点项目的早日建成投产。飞地园区的中药配方颗粒剂产业化项目,建成后将年产500余味中药配方颗粒15亿袋,中药饮片30万余吨,极大促进药材实现就地消化。坚持招大引强,再引进一批能带动安康中药材产业提质升级的重大项目,如陕澳中医药产业园本身就是产业综合体,覆盖了交易流通、科研孵化、旅居康养、安宁和缓医疗多个板块,一个项目落成就能带动多个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加工企业走差异化、特色化经营之路,做好各类关联市场主体的培育。积极推广汉阴华晔提取杜仲胶、安康天源植化提取颠茄的发展模式,扶持企业打造出自己的拳头产品。
3、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兼顾城市绿化美化,把安康城区、高速沿线,打造成五彩斑斓的中药材形象展示带;依托芍药、白芨、油牡丹等观赏性强的草本药材和连片杜仲、厚朴等木本药材基地林,建设中药材主题旅游景点,引进和壮大民宿产业;激活中药材观摩研学功能,打好“药旅、药文、药养”组合拳,打造以绿色观光、医疗康养、医药膳食、宜居养老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发挥中医优势,推出特色保健养生项目,实现中药材与乡村旅游、休闲养生、健康养老、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
(三)加大服务与保障,为中药材产业“理气和中”
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调节产业要素合理配置,使中药材产业运行更为健康和顺畅。
1、提升服务和保障水平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地、园区水电路网,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建立大型基地可视化管理系统,不能再延宕和等待。启动安康市中药材市场建设,搭建中药材网络信息平台,定期公布安康和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成都荷花池三地国家级药材市场信息,提供中药材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二是加大优质产品宣传力度,培育和推广“安康药材”品牌。积极协调争取安康中药产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省药品招采挂网目录,做好消费端服务与引导,落实注册或备案的传统中药制剂、院内中药制剂在医联体、医共体内调剂使用等政策,提高本土中药自用比例。三是适度扩大中医诊疗医保范畴,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
2、加大人才科技支撑
积极支持安康学院申报创办“中药学”,支撑地方产业发展。做好事业单位招聘、高学历人才引进、干部选聘等工作,引进中药材发展相关专业的高学历人才。用好做实来安帮扶的专家团队,发挥好中国药科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专家团队作用,充分发挥其技术专长。支持中药材基地和加工企业与中国医科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稳定常态化的协作关系,推动安康中药材产业由资源要素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攀升。加大药农技术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强化政策保障
按照陕西省政府要求,实施“链长制”,通过“链长”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建立一套“链长+工作专班+配套政策包+考核办法”工作机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在项目计划、土地供给、融资渠道、金融保障、财税制度等方面对中药材产业发展重点倾斜和支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中药产业发展。厚植中医药文化,夯实中医群众基础,促进全社会认识、接纳、体验、消费、受益中医药,提高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助推安康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孙小萍 中共安康市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