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调研与思考
系。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种植的方向是取得GAP资格认证,安康通过中药材GAP资格认证的只有3个,分别是在镇坪的黄连、玄参基地,平利县绞股蓝基地。药农普遍缺乏标准意识,种采不规范、农残超标、虫蛀霉烂等情况十分普遍,造成药材品相差、损耗大。
3、药材周期长,风险大
在十年之内,山茱萸价格相差四五倍,价格波动大。杜仲这类药材,必须五年后才能采收,生产周期长。安康的中药材大多通过第三方收购,再由收购方给某些相对固定的企业客户,药农的信息闭塞,销售渠道狭窄,议价空间和实力有限,也有因无处可卖而撂荒药园的现象。
(二)产业链多处在中低端,跨界融合发展有困难
1、中药材加工能力弱
中药材加工是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安康中药材90%都是以初级原材料对外销售,精深加工能力不足,无论是温浸提取、渗漉提取,还是低温浓缩干燥技术都不易控制,无法为下游药企提供高品质原料。中药材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性物品,安康中药材的衍生产品少,没有摆脱特殊用品的局限性。
2、本地企业对中药资源消化不够
2021年,安康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23家,其中中药提取加工中间企业12户,主要开发提取葛根、杜仲、皂甙、桐油等;中药饮片加工企业5家,主要加工白芨、桔梗、杜仲、天麻、柴胡等,消化品种有限,大多数品种无法覆盖。只有北医大制药、天源植物提取等5户企业是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大部分中药材产品雷同,独到性、差异性不明显。
3、产业融合发展不明显
安康市草本中药材种植面积25万亩,木本药材种植面积40余万亩,但在高速沿线、机场两旁很少见到成片药园、整座药山;一些有特色的药山、药园、药谷没有进景点、旅游路线,缺少携带便、有特色、有文化的中药材旅游产品;系统化、体系化的中药材教育实践基地还是一块空白;安康是国家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市、陕西省惟一生态健康养老试点市,中医药服务特色未充分彰显,中药材、中医在康养产业方面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秦巴药乡”氛围不浓。
(三)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
1、服务保障跟不上
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加工设备简陋,没有规模中药材交易市场,没有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缺乏高档次的中药材检验设备。品牌培育意识不强,安康中药材缺少著名商标,被陕西省确定为“秦药”品牌的只有绞股蓝总甙胶囊、乳康胶囊(片)。安康有14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都设立了中医科,93.6%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了国医馆,安康74.9%的村卫生室能够运用中西两法防病治病,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量也达到40%,光枳壳安康每年就要用掉50多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大局意识,安康只有31种药品列入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一些中药颗粒剂、中医药健康管理膏方等还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医疗服务机构忽视使用本土药品和制剂,安康无法充分分享大健康这一红利。
2、科研人才队伍匮乏
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专业研究机构作用发挥有限,中药材生产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绝大部分药农缺乏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中药材的田间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得不到及时技术指导。龙头企业挂牌成立的专家工作站,基本是有一间房子、挂了一个牌子、摆了几张桌子、空有一副架子,与院校和科研机构签订的技术服务协议,多数停留在纸上、落实在口头上,付诸在行动上的少之又少。除镇坪县有中药材研究所之外,其他区县均无中药材科研机构,一些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3、配套政策显滞后
中药材产业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统筹协调难度大,土地、金融、财税、医疗等配套政策衔接断裂,鼓励性口号多,实质性政策少,缺乏专项扶持资金。中医药文化传承显薄弱,懂中药、用中药的社会风尚还未形成,年轻一代更偏爱西医,对中医了解不多,中药的消费主要在中老年年人群中。
聚焦问题与短板,做大做优中药材产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大健康时代来临,安康市迎来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很有必要正视问题与短板,做大做优中药材产业。
(一)坚持标准种好药,为中药材产业“固本培元”
1、科学规划,扩大种植面积
科学规划,加强引导,提高农民中药材种植积极性,大力开发坡地、林下、荒山等非耕地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精心选择适销对路品种,大力发展天麻、猪苓、绞股蓝、山茱萸、柴胡等大宗中药材,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
2、优化中药材种植结构
加大药园的升级改造,建设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加快道地药材的提纯复壮及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步伐,提高中药材的种植产量和效益。大力实施规范化种植,加大对中药材抽检力度,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加大扶持奖补力度,鼓励市场主体积极申报中药材标准化认证。
3、努力化解中药材种植风险
加大市场调研,大力推广订单式种植模式,大力拓宽网络销售渠道,积极探索实施“茶+药”“粮+药”“花+药”套种模式,分散风险;鼓励保险机构增加中药材种植(养殖)保险险种,化解“自然、疫情、市场”风险。
3、药材周期长,风险大
在十年之内,山茱萸价格相差四五倍,价格波动大。杜仲这类药材,必须五年后才能采收,生产周期长。安康的中药材大多通过第三方收购,再由收购方给某些相对固定的企业客户,药农的信息闭塞,销售渠道狭窄,议价空间和实力有限,也有因无处可卖而撂荒药园的现象。
(二)产业链多处在中低端,跨界融合发展有困难
1、中药材加工能力弱
中药材加工是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安康中药材90%都是以初级原材料对外销售,精深加工能力不足,无论是温浸提取、渗漉提取,还是低温浓缩干燥技术都不易控制,无法为下游药企提供高品质原料。中药材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性物品,安康中药材的衍生产品少,没有摆脱特殊用品的局限性。
2、本地企业对中药资源消化不够
2021年,安康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23家,其中中药提取加工中间企业12户,主要开发提取葛根、杜仲、皂甙、桐油等;中药饮片加工企业5家,主要加工白芨、桔梗、杜仲、天麻、柴胡等,消化品种有限,大多数品种无法覆盖。只有北医大制药、天源植物提取等5户企业是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大部分中药材产品雷同,独到性、差异性不明显。
3、产业融合发展不明显
安康市草本中药材种植面积25万亩,木本药材种植面积40余万亩,但在高速沿线、机场两旁很少见到成片药园、整座药山;一些有特色的药山、药园、药谷没有进景点、旅游路线,缺少携带便、有特色、有文化的中药材旅游产品;系统化、体系化的中药材教育实践基地还是一块空白;安康是国家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市、陕西省惟一生态健康养老试点市,中医药服务特色未充分彰显,中药材、中医在康养产业方面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秦巴药乡”氛围不浓。
(三)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
1、服务保障跟不上
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加工设备简陋,没有规模中药材交易市场,没有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缺乏高档次的中药材检验设备。品牌培育意识不强,安康中药材缺少著名商标,被陕西省确定为“秦药”品牌的只有绞股蓝总甙胶囊、乳康胶囊(片)。安康有14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都设立了中医科,93.6%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了国医馆,安康74.9%的村卫生室能够运用中西两法防病治病,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量也达到40%,光枳壳安康每年就要用掉50多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大局意识,安康只有31种药品列入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一些中药颗粒剂、中医药健康管理膏方等还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医疗服务机构忽视使用本土药品和制剂,安康无法充分分享大健康这一红利。
2、科研人才队伍匮乏
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专业研究机构作用发挥有限,中药材生产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绝大部分药农缺乏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中药材的田间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得不到及时技术指导。龙头企业挂牌成立的专家工作站,基本是有一间房子、挂了一个牌子、摆了几张桌子、空有一副架子,与院校和科研机构签订的技术服务协议,多数停留在纸上、落实在口头上,付诸在行动上的少之又少。除镇坪县有中药材研究所之外,其他区县均无中药材科研机构,一些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3、配套政策显滞后
中药材产业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统筹协调难度大,土地、金融、财税、医疗等配套政策衔接断裂,鼓励性口号多,实质性政策少,缺乏专项扶持资金。中医药文化传承显薄弱,懂中药、用中药的社会风尚还未形成,年轻一代更偏爱西医,对中医了解不多,中药的消费主要在中老年年人群中。
聚焦问题与短板,做大做优中药材产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大健康时代来临,安康市迎来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很有必要正视问题与短板,做大做优中药材产业。
(一)坚持标准种好药,为中药材产业“固本培元”
1、科学规划,扩大种植面积
科学规划,加强引导,提高农民中药材种植积极性,大力开发坡地、林下、荒山等非耕地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精心选择适销对路品种,大力发展天麻、猪苓、绞股蓝、山茱萸、柴胡等大宗中药材,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
2、优化中药材种植结构
加大药园的升级改造,建设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加快道地药材的提纯复壮及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步伐,提高中药材的种植产量和效益。大力实施规范化种植,加大对中药材抽检力度,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加大扶持奖补力度,鼓励市场主体积极申报中药材标准化认证。
3、努力化解中药材种植风险
加大市场调研,大力推广订单式种植模式,大力拓宽网络销售渠道,积极探索实施“茶+药”“粮+药”“花+药”套种模式,分散风险;鼓励保险机构增加中药材种植(养殖)保险险种,化解“自然、疫情、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