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送教上门问题及对策
3、家校配合难
新化县送教上门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农村残疾学生,地点为残疾学生家中,是一种家教类型的家庭送教服务,大部分送教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并不高,[4]对送教学生的教育并不是很重视,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是“特殊学生”,甚至觉得接受送教上门是一种丢脸的表现,为了其“面子”,不愿意接受送教上门。还有部分家庭对自家“特殊小孩”的态度悲观甚至绝望,已经失去信心,而且本就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家长不愿意在一件自认为“看不到希望”的事情上进行过多的投入,所以不热心花时间和精力来对自家小孩进行教育。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到送教上门的效果,导致因残致贫的情况得不到有效的改变,给家庭带来的压力和负担没有减轻,还是陷在一个恶性循环中,甚至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增加新的负担,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更不利于社会的整体进步。
有效改变送教上门现状的措施
新化县特殊教育的发展是在近几年才真正地提上议程,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送教上门这一工作计划体系还很不成熟,学校乃至全县在这方面都缺乏系统及专业指导,需要不断进行探索。
(一)政府提高重视力度
送教上门工作的成效,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息息相关,关键之一在于当地的财政投入,送教上门是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一个重要部分,需要长期规划,久久为功。政府首先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做好相关部门的联动配合,统筹规划,合力送教。各部门应尽最大的努力给这些因残致贫的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特殊教育及送教工作更需要资金投入作为保障,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好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根据情况配置相关的辅具、康复器具。送教的学校也应设立专项送教资金以便于送教工作的开展,并购置教师在送教中所需教具、辅具。[5]这样才会形成从政府到学校,各个部门都非常重视并共同努力的一个高效体系,送教上门的成效才能得到提升,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情况才可得到改善。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慈善公益组织的力量,整合相关资源,让大家广泛参与送教工作。
(二)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其他省市县的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教育系统的特殊教育事业,才能够强有力地推动全县特殊教育工作的发展,学校的送教上门工作才能得到正确指导,高效发挥作用。现在新化县特殊教育的相关工作制度还没有全县统筹规划,学校各自为政,存在很多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送教上门的工作效果。
首先要成立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县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组织成立全县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统筹规划全县特殊教育工作的开展,权威、科学、系统地对全县的特殊教育工作进行安排和指导,排除一些不和谐声音,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特殊教育及送教上门有关机制,真正达到全县一盘棋运行。
其次要建立并逐步健全送教上门的相关配套制度。[6]一是送教上门工作的评定机制:对残疾特殊孩子的评估要统一标准,规范操作,做到不漏一人,让专业的教师进行评估,真正为残疾孩子做好服务,让这些特殊孩子能够有机会平等地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二是送教上门工作长效的监管执行机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机制,对教学过程、效果实施考核评价,要求送教工作人员不仅仅是完成工作,更重要的是做好工作,让学生进步,受益,让家长满意,因此在每次送教上门结束之后都要收集家长的反馈,从孩子的动作行为等方面分析他们的接受程度等,根据孩子送教前后的变化,不断地调整送教内容和方案。要把送教上门工作的评价做实,跟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绩效考核挂钩,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送教上门的效果。三是尽可能地采用一些高科技手段、把互联网、多媒体、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到送教工作中,真正地让学生提高生活适应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特殊教育工作,师资是首要因素,送教师资队伍的力量,影响着送教上门的成效。建设一支专业能力较强、综合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优的送教团队,是目前新化县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7]当前,开展送教工作的老师们绝大部分是非专业出身,因此极大地限制了送教上门工作的效果,甚至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打造一支专业优质的送教教师队伍,首先要抓好送教老师的学习、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来提升现有送教教师的专业能力,举办讲座邀请国内省内的特教专家来授课、让老师们外出参加培训等;利用网络平台,给老师发送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视频,让教师自主学习,实现专业的提升。2019年开始筹办县特殊教育学校后,组织全县的送教教师进行了第一次专门培训,反响很好,参培教师纷纷表示这类培训以后还应加强。此外,在教师招聘中,专项招考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在这项工作上,新化县每年都定向委培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为今后全县特殊教育的发展储备力量;只是这部分教师都是专科层次,因此还需要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送教上门对象的残障程度和类别决定了这项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只有提高专业师资数量和水平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效。
(四)努力做到医教结合
由于送教上门对象的发展特殊性,他们对于课程内容的要求,无法仅限于普通学科课程的教学。有生理方面残疾或疾病的儿童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和康复训练,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则需要进行心理辅导,因此,大部分的送教上门的学生都需要不同程度的医疗服务。[8]
新化县送教上门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农村残疾学生,地点为残疾学生家中,是一种家教类型的家庭送教服务,大部分送教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并不高,[4]对送教学生的教育并不是很重视,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是“特殊学生”,甚至觉得接受送教上门是一种丢脸的表现,为了其“面子”,不愿意接受送教上门。还有部分家庭对自家“特殊小孩”的态度悲观甚至绝望,已经失去信心,而且本就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家长不愿意在一件自认为“看不到希望”的事情上进行过多的投入,所以不热心花时间和精力来对自家小孩进行教育。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到送教上门的效果,导致因残致贫的情况得不到有效的改变,给家庭带来的压力和负担没有减轻,还是陷在一个恶性循环中,甚至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增加新的负担,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更不利于社会的整体进步。
有效改变送教上门现状的措施
新化县特殊教育的发展是在近几年才真正地提上议程,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送教上门这一工作计划体系还很不成熟,学校乃至全县在这方面都缺乏系统及专业指导,需要不断进行探索。
(一)政府提高重视力度
送教上门工作的成效,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息息相关,关键之一在于当地的财政投入,送教上门是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一个重要部分,需要长期规划,久久为功。政府首先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做好相关部门的联动配合,统筹规划,合力送教。各部门应尽最大的努力给这些因残致贫的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特殊教育及送教工作更需要资金投入作为保障,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好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根据情况配置相关的辅具、康复器具。送教的学校也应设立专项送教资金以便于送教工作的开展,并购置教师在送教中所需教具、辅具。[5]这样才会形成从政府到学校,各个部门都非常重视并共同努力的一个高效体系,送教上门的成效才能得到提升,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情况才可得到改善。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慈善公益组织的力量,整合相关资源,让大家广泛参与送教工作。
(二)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其他省市县的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教育系统的特殊教育事业,才能够强有力地推动全县特殊教育工作的发展,学校的送教上门工作才能得到正确指导,高效发挥作用。现在新化县特殊教育的相关工作制度还没有全县统筹规划,学校各自为政,存在很多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送教上门的工作效果。
首先要成立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县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组织成立全县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统筹规划全县特殊教育工作的开展,权威、科学、系统地对全县的特殊教育工作进行安排和指导,排除一些不和谐声音,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特殊教育及送教上门有关机制,真正达到全县一盘棋运行。
其次要建立并逐步健全送教上门的相关配套制度。[6]一是送教上门工作的评定机制:对残疾特殊孩子的评估要统一标准,规范操作,做到不漏一人,让专业的教师进行评估,真正为残疾孩子做好服务,让这些特殊孩子能够有机会平等地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二是送教上门工作长效的监管执行机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机制,对教学过程、效果实施考核评价,要求送教工作人员不仅仅是完成工作,更重要的是做好工作,让学生进步,受益,让家长满意,因此在每次送教上门结束之后都要收集家长的反馈,从孩子的动作行为等方面分析他们的接受程度等,根据孩子送教前后的变化,不断地调整送教内容和方案。要把送教上门工作的评价做实,跟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绩效考核挂钩,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送教上门的效果。三是尽可能地采用一些高科技手段、把互联网、多媒体、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到送教工作中,真正地让学生提高生活适应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特殊教育工作,师资是首要因素,送教师资队伍的力量,影响着送教上门的成效。建设一支专业能力较强、综合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优的送教团队,是目前新化县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7]当前,开展送教工作的老师们绝大部分是非专业出身,因此极大地限制了送教上门工作的效果,甚至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打造一支专业优质的送教教师队伍,首先要抓好送教老师的学习、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来提升现有送教教师的专业能力,举办讲座邀请国内省内的特教专家来授课、让老师们外出参加培训等;利用网络平台,给老师发送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视频,让教师自主学习,实现专业的提升。2019年开始筹办县特殊教育学校后,组织全县的送教教师进行了第一次专门培训,反响很好,参培教师纷纷表示这类培训以后还应加强。此外,在教师招聘中,专项招考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在这项工作上,新化县每年都定向委培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为今后全县特殊教育的发展储备力量;只是这部分教师都是专科层次,因此还需要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送教上门对象的残障程度和类别决定了这项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只有提高专业师资数量和水平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效。
(四)努力做到医教结合
由于送教上门对象的发展特殊性,他们对于课程内容的要求,无法仅限于普通学科课程的教学。有生理方面残疾或疾病的儿童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和康复训练,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则需要进行心理辅导,因此,大部分的送教上门的学生都需要不同程度的医疗服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