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个博物馆大省的雄心和使命
无不表现出两千多年前中国雕塑艺术的精湛高超。数十种陶塑文物不仅形象逼真,而且静感和动感十分准确,在同一类陶塑人俑或动物俑中,不仅相貌不一,而且表情各异。
为了达到既保护帝陵陵园历史环境风貌,又能够展示陵园重要考古成果,满足观众欣赏古代遗址的目的,整个建筑基本沉埋于地下,地面覆土绿化,是目前中国第一座全地下的现代化遗址博物馆。
游客在玻璃栈道上穿行,脚下便是一条条已发掘或正在发掘清理的从葬俑坑,能很直观地看到墓葬当时的情况。博物馆内采用真空镀膜电加热玻璃幕墙和玻璃通道将游客与文物隔离,为游客和文物分别创造了两个不同的小气候环境。为遗址创造了一个接近发掘前的原始环境,从而达到有效保护遗址和出土文物目的。
据2017年统计,陕西省共有遗址类博物馆87座,占博物馆总数的29%。
陕西是中国革命摇篮和延安精神发祥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陕西境内遗存大量革命文物,是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重要见证。中国共产党在陕北领导中国革命历时十三个春秋,革命圣地延安保存着一大批革命旧址。根据公布的陕西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陕西省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75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1处。
陕西最早的革命纪念馆位于延安南关的交际处。
全国解放后,西北军政委员会决定在延安建立延安革命纪念馆。1950年6月6日,延安革命纪念馆(初称延安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在延安南关原陕甘宁边区交际处成立。7月1日,延安革命纪念馆正式成立。9日开始向全国征集文物资料,到年底共征集回文物948件,各类图书12020册,杂志1715册,报纸43种,延安革命纪念馆初具规模。1951年春节期间,在交际处礼堂举办了“延安革命历史文物展览”。展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革命文物,主要展品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西北红军用过的武器,刘志丹、谢子长同志的衣物,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的银行货币、公债券等。第二部分为历史文物,主要展品有延安地区出土的佛像、石器、鱼化石等。展出面积150平方米,当月接待观众3600人次。
1956年春,为迎接西北五省(区)青年植树造林大会在延安召开,决定在延安城内凤凰山麓筹建新陈列室,投资85000元。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一个庭院式的“凹”字型展室建成。延安革命纪念馆由南关交际处迁至凤凰山麓办公。
1969年,为适应当时形势需要,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成立了陕北建设委员会,并决定在王家坪筹建新馆。1973年3月,延安革命纪念馆由城内凤凰山搬迁至王家坪新馆。馆名由郭沫若1971年参观时所题。在周恩来的关怀指导下,新馆陈列中增加了30多幅其他领导人的照片,一定程度上纠正和清理了极“左”思潮在党史陈列中的影响。也由此使延安革命纪念馆成为在“文革”中极少数对外开放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2005年,延安革命纪念馆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重点建设的三个教育基地之一。
2006年10月,延安革命纪念馆原主体建筑拆除重建,并对沿袭了半个多世纪的基本陈列体系作了较大调整与修改。
2008年3月,延安革命纪念馆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09年8月28日,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落成并全面对外开放。
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按历史顺序分列11个单元,400多米长的展览大厅,以1000多幅历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主要介绍1937年10月至1948年3月将近十二年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截至目前,现有馆藏文物3.5万多件,历史照片1.8万余张,图书1.3万余册,调查访问资料百余卷。该馆馆藏文物有3.5万多件,历史照片5500多张,图书资料1.2万余册。其中,一、二级文物有1700余件,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100余种。
陕西省共有革命旧址2051处,涵盖党中央及地方党政军机构旧址、重要会议旧址、领导人旧居、边区政府机构旧址、战场遗址、烈士陵园等类别。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陕西先后建成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西安事变念馆、渭华起义纪念馆等革命纪念馆、三原县于右任纪念馆等。进入21世纪,新建设开放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马栏革命纪念馆、蓝田县汪锋纪念馆等。
快速发展的民办博物馆
目前,陕西省注册登记的民办博物馆共83家,占陕西省博物馆总数的27%。诸多博物馆在建馆规模、管理模式、保护管理理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填补了博物馆门类上的空白。
陕西民办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位于西安市莲湖区劳动南路118号,建于隋唐丝路起点西市遗址之上,是一个以丝绸之路文化和商业文化为主题的民营遗址类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民营遗址类博物馆,是陕西惟一一个位列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民营博物馆,还是首家与丝绸之路沿线近10家博物馆签订姊
为了达到既保护帝陵陵园历史环境风貌,又能够展示陵园重要考古成果,满足观众欣赏古代遗址的目的,整个建筑基本沉埋于地下,地面覆土绿化,是目前中国第一座全地下的现代化遗址博物馆。
游客在玻璃栈道上穿行,脚下便是一条条已发掘或正在发掘清理的从葬俑坑,能很直观地看到墓葬当时的情况。博物馆内采用真空镀膜电加热玻璃幕墙和玻璃通道将游客与文物隔离,为游客和文物分别创造了两个不同的小气候环境。为遗址创造了一个接近发掘前的原始环境,从而达到有效保护遗址和出土文物目的。
据2017年统计,陕西省共有遗址类博物馆87座,占博物馆总数的29%。
陕西是中国革命摇篮和延安精神发祥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陕西境内遗存大量革命文物,是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重要见证。中国共产党在陕北领导中国革命历时十三个春秋,革命圣地延安保存着一大批革命旧址。根据公布的陕西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陕西省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75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1处。
陕西最早的革命纪念馆位于延安南关的交际处。
全国解放后,西北军政委员会决定在延安建立延安革命纪念馆。1950年6月6日,延安革命纪念馆(初称延安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在延安南关原陕甘宁边区交际处成立。7月1日,延安革命纪念馆正式成立。9日开始向全国征集文物资料,到年底共征集回文物948件,各类图书12020册,杂志1715册,报纸43种,延安革命纪念馆初具规模。1951年春节期间,在交际处礼堂举办了“延安革命历史文物展览”。展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革命文物,主要展品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西北红军用过的武器,刘志丹、谢子长同志的衣物,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的银行货币、公债券等。第二部分为历史文物,主要展品有延安地区出土的佛像、石器、鱼化石等。展出面积150平方米,当月接待观众3600人次。
1956年春,为迎接西北五省(区)青年植树造林大会在延安召开,决定在延安城内凤凰山麓筹建新陈列室,投资85000元。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一个庭院式的“凹”字型展室建成。延安革命纪念馆由南关交际处迁至凤凰山麓办公。
1969年,为适应当时形势需要,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成立了陕北建设委员会,并决定在王家坪筹建新馆。1973年3月,延安革命纪念馆由城内凤凰山搬迁至王家坪新馆。馆名由郭沫若1971年参观时所题。在周恩来的关怀指导下,新馆陈列中增加了30多幅其他领导人的照片,一定程度上纠正和清理了极“左”思潮在党史陈列中的影响。也由此使延安革命纪念馆成为在“文革”中极少数对外开放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2005年,延安革命纪念馆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重点建设的三个教育基地之一。
2006年10月,延安革命纪念馆原主体建筑拆除重建,并对沿袭了半个多世纪的基本陈列体系作了较大调整与修改。
2008年3月,延安革命纪念馆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09年8月28日,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落成并全面对外开放。
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按历史顺序分列11个单元,400多米长的展览大厅,以1000多幅历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主要介绍1937年10月至1948年3月将近十二年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截至目前,现有馆藏文物3.5万多件,历史照片1.8万余张,图书1.3万余册,调查访问资料百余卷。该馆馆藏文物有3.5万多件,历史照片5500多张,图书资料1.2万余册。其中,一、二级文物有1700余件,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100余种。
陕西省共有革命旧址2051处,涵盖党中央及地方党政军机构旧址、重要会议旧址、领导人旧居、边区政府机构旧址、战场遗址、烈士陵园等类别。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陕西先后建成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西安事变念馆、渭华起义纪念馆等革命纪念馆、三原县于右任纪念馆等。进入21世纪,新建设开放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马栏革命纪念馆、蓝田县汪锋纪念馆等。
快速发展的民办博物馆
目前,陕西省注册登记的民办博物馆共83家,占陕西省博物馆总数的27%。诸多博物馆在建馆规模、管理模式、保护管理理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填补了博物馆门类上的空白。
陕西民办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位于西安市莲湖区劳动南路118号,建于隋唐丝路起点西市遗址之上,是一个以丝绸之路文化和商业文化为主题的民营遗址类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民营遗址类博物馆,是陕西惟一一个位列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民营博物馆,还是首家与丝绸之路沿线近10家博物馆签订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