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
西北民大发展时间线
西北民大校园旧址一角
的建筑,现在都是文物本体。
因为教室不够用,当时学校把旁边的天主教堂作为学校图书馆使用。
其中最靠南边的房子是博物馆的主要展厅。以《峥嵘岁月——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在通远的日子》为主题布展,再现了西北民大前身、时代背景、在通远坊艰苦办学取得的成就和学员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了新时期革命干部蓬勃的精神面貌。展览以照片、报刊和书籍为主,配以翔实的图表和视频资料,西北民大发展历史节点清晰,学员们的学习、生活情景跃然纸上。
再向北走,来到学校的后院,这里绿树环绕,青草依依。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博物馆再现了学员们自己动手修建的茅草亭、篮球场、辘轳水井,还有学员们在户外上课的雕塑。再现了当年同学们为弥补教室和教学用具的不足,自力更生,因地制宜,把这里化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充分利用起来的情景。雕塑风格简朴,让人敬佩学员们当年以苦为乐,坚持学习报效祖国之情油然而生。
发展路线图
博物馆展厅有一幅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发展的路线图,可以清楚了解西北民大的创建历史。
西北民大最早可以追溯到陕北公学,另一个重要节点是延安大学,这中间历经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中国女子大学、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等多次合并变更。
陕北公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干部学校,是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创办的一所革命大学。1937年11月1日,陕北公学在延安举行了开学典礼。延安新华书局为陕北公学出了特刊。1937年10月23日,毛泽东主席为陕北公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地解决。”
“这儿是我们祖先发祥地,今天我们又在这儿团聚,民族的命运全担在我们双肩,抗日救亡要我们加倍努力……”这首由校长成仿吾作词,教员、著名音乐家吕骥作曲的《陕北公学校歌》,激励和鼓舞了一大批热血青年。
陕北公学办学四年,抗战时期与抗大齐名。她以培养革命的先锋队为己任,吸引五湖四海的进步青年奔赴这里。
陕北公学开创了党办高等干部学校之先河,为党的干部高等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41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
1949年春,随着彭德怀司令员在马栏发出“出击西府,进军关中”的命令,西北各地陆续解放,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相继建立。此时,社会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成为中共中央西北局和各级党组织迫在眉睫的任务。但是,当时西北的干部队伍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
1949年4月,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三书记习仲勋主持召开了西北中央委员会,专门研究部署为西北解放加紧培训干部工作,决定西安解放后,延安大学迁至西安。5月20日,西安解放,延安大学随即迁址西安,并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
据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义主义学院二级教授袁武振考据,1949年6月30日,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决定以西安市西关南火巷西边原裕秦纱厂旧址暂作校址。同时,学校以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名义,在《群众日报》刊登招生广告。公告学校的宗旨是“培养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各种干部”。学习期限暂定四个月,招收名额三千名(男女兼收)。
7月中旬和8月2日,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先后两次在西安举行招生考试。8月23日,新生入学,按文化程度分编为三个部。一部为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学生及大学毕业生,暂住西北大学;二部为高中生,与校部住原裕秦纱厂;三部为
西北民大校园旧址一角
的建筑,现在都是文物本体。
因为教室不够用,当时学校把旁边的天主教堂作为学校图书馆使用。
其中最靠南边的房子是博物馆的主要展厅。以《峥嵘岁月——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在通远的日子》为主题布展,再现了西北民大前身、时代背景、在通远坊艰苦办学取得的成就和学员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了新时期革命干部蓬勃的精神面貌。展览以照片、报刊和书籍为主,配以翔实的图表和视频资料,西北民大发展历史节点清晰,学员们的学习、生活情景跃然纸上。
再向北走,来到学校的后院,这里绿树环绕,青草依依。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博物馆再现了学员们自己动手修建的茅草亭、篮球场、辘轳水井,还有学员们在户外上课的雕塑。再现了当年同学们为弥补教室和教学用具的不足,自力更生,因地制宜,把这里化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充分利用起来的情景。雕塑风格简朴,让人敬佩学员们当年以苦为乐,坚持学习报效祖国之情油然而生。
发展路线图
博物馆展厅有一幅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发展的路线图,可以清楚了解西北民大的创建历史。
西北民大最早可以追溯到陕北公学,另一个重要节点是延安大学,这中间历经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中国女子大学、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等多次合并变更。
陕北公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干部学校,是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创办的一所革命大学。1937年11月1日,陕北公学在延安举行了开学典礼。延安新华书局为陕北公学出了特刊。1937年10月23日,毛泽东主席为陕北公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地解决。”
“这儿是我们祖先发祥地,今天我们又在这儿团聚,民族的命运全担在我们双肩,抗日救亡要我们加倍努力……”这首由校长成仿吾作词,教员、著名音乐家吕骥作曲的《陕北公学校歌》,激励和鼓舞了一大批热血青年。
陕北公学办学四年,抗战时期与抗大齐名。她以培养革命的先锋队为己任,吸引五湖四海的进步青年奔赴这里。
陕北公学开创了党办高等干部学校之先河,为党的干部高等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41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
1949年春,随着彭德怀司令员在马栏发出“出击西府,进军关中”的命令,西北各地陆续解放,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相继建立。此时,社会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成为中共中央西北局和各级党组织迫在眉睫的任务。但是,当时西北的干部队伍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
1949年4月,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三书记习仲勋主持召开了西北中央委员会,专门研究部署为西北解放加紧培训干部工作,决定西安解放后,延安大学迁至西安。5月20日,西安解放,延安大学随即迁址西安,并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
据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义主义学院二级教授袁武振考据,1949年6月30日,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决定以西安市西关南火巷西边原裕秦纱厂旧址暂作校址。同时,学校以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名义,在《群众日报》刊登招生广告。公告学校的宗旨是“培养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各种干部”。学习期限暂定四个月,招收名额三千名(男女兼收)。
7月中旬和8月2日,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先后两次在西安举行招生考试。8月23日,新生入学,按文化程度分编为三个部。一部为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学生及大学毕业生,暂住西北大学;二部为高中生,与校部住原裕秦纱厂;三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