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下乡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路径
4、政府强令下的文化下乡与乡村原有公共文化规范产生冲突
乡村社会有其自身的“权利文化网络”,在传统农业社会,小农意识一直占据人们的精神空间,国家权力很难深入到乡村社会,在这种状况下,人们普遍形成了自己的习惯法,家族法规、礼仪习俗、社会舆论以及宗教信仰等乡村社会规范成为维系乡村社会秩序、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支撑。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权力开始深入乡村,但国家主导下的文化下乡并未能做到与乡村社会规范的有机衔接,致使文化下乡难以在乡村落实,造成了乡村文化的断层。
文化下乡的发展路径
根据上文所述,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已经严重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而在文化建设落后的地方,封建迷信活动成了人们的精神消遣与寄托,文化生活的贫乏使聚众赌博成为人们热爱的娱乐方式。文化建设的落后已经开始影响到了我们的社会稳定和农村基层的政权建设,不懂得以文化的手段去陶冶教化民众,使有些乡镇政府整天忙于综合治理和调解纠纷。我们常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那么,老百姓渴望的事我们就应该坚持下去。而要想真正做好文化下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文化下乡要对接群众,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在“为民、便民、乐民”上多花点心思
发展农村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仅需要政府的扶持,还需要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将文化扶贫与农民自救结合起来,再假以时间,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事业才能够欣欣向荣,农村的文化氛围才能越来越好,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才能更丰富。因而需要深入调查群众的文艺喜好,根据当地情况和农时季节特点,合理安排演出内容、时间和地点。如农村常有“逢集”与“背集”,演出时间就可以尽量安排在下午或晚上,以免与农民日常生活冲突。再者,对于文化活动要加强宣传,要善于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在普及文化知识的同时,扩大文化活动的影响力。
2、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育文化”,培养乡村自己的文化队伍
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针对农村现状安排文化下乡。如可以由政府拨款以一个或几个村为单位,分片培养自己的文化队伍。事实上,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还是有自己的演唱班子的,只是到了七十年代末,唱戏的人越来越少,原先村子里的戏台才逐渐荒废了。现在我们可以重新召集这些“农民艺术家”,重建农村文化队伍,培育当地文化特色,尽可能地将农村原有的文化传承下去。以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为例,目前几个村的文化艺术爱好者就自发地组织了文艺演出队伍,每周去不同的村子演出。这是好事,但由于缺少资助,往往需要表演者自己掏钱,引起了家庭成员的不满。因此,要想真正做好文化下乡这件事,需要相关部门深入基层,做好调查,给村民们提供相应的帮助,以保持农村文化发展的积极性。
3、建立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农民是中国人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需要文化,需要文化生活,但当下农村社会的文化生活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因而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应将文化下乡的专项资金纳入常年财政预算,从活动经费上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对各级文化部门进行监管,增强基层文化部门的执行力度,改变“躲猫猫”式的行政服务治理方式。最后,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应将辖区内每年的文化下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比和表彰,以经济手段激励下级和乡镇文化站,使文化下乡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全面展开。
4、探索新型文化下乡方式,构建农村文体建设创新体系
各部门要根据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将文化下乡、技术下乡、建材下乡等结合起来,使文化下乡“与农民工技能培训相结合,实现流动人口的文化能力提升”,使“农户在学习技术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8]当然,各基层部门还要积极探索构建农村文体建设体系的方式,形成中国特色的农村文化模式,从而逐步达到城乡文化协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炼.影响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制约因素[N].中国社会报,2014-7-21(02).
[2]胡昌方,程文锦.“文化下乡”与“乡下文化”[J].大江南北,2014(08):31.
[3]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群言出版社,2012:12.
[4]岳天明,高永久.民族社区文化冲突及其积极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08(02):52-60+37.
[5][美]特纳(Torner,J.H),吴曲辉等.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97.
[6]王德培.中国经济2020百年一遇之大变局[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0:175-176.
[7]韩丙锐.文化下乡要对接群众[N].人民日报,2014-11-30(01).
[8]慕良泽,陈明,王媛等.莫让农民“富了口袋,穷了脑袋”——全国20个省68个村1942个农户文化体育调查分析[N].中国社会报,2012-1-10(03).
作者简介
孟晓霞 潍坊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乡村社会有其自身的“权利文化网络”,在传统农业社会,小农意识一直占据人们的精神空间,国家权力很难深入到乡村社会,在这种状况下,人们普遍形成了自己的习惯法,家族法规、礼仪习俗、社会舆论以及宗教信仰等乡村社会规范成为维系乡村社会秩序、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支撑。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权力开始深入乡村,但国家主导下的文化下乡并未能做到与乡村社会规范的有机衔接,致使文化下乡难以在乡村落实,造成了乡村文化的断层。
文化下乡的发展路径
根据上文所述,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已经严重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而在文化建设落后的地方,封建迷信活动成了人们的精神消遣与寄托,文化生活的贫乏使聚众赌博成为人们热爱的娱乐方式。文化建设的落后已经开始影响到了我们的社会稳定和农村基层的政权建设,不懂得以文化的手段去陶冶教化民众,使有些乡镇政府整天忙于综合治理和调解纠纷。我们常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那么,老百姓渴望的事我们就应该坚持下去。而要想真正做好文化下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文化下乡要对接群众,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在“为民、便民、乐民”上多花点心思
发展农村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仅需要政府的扶持,还需要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将文化扶贫与农民自救结合起来,再假以时间,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事业才能够欣欣向荣,农村的文化氛围才能越来越好,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才能更丰富。因而需要深入调查群众的文艺喜好,根据当地情况和农时季节特点,合理安排演出内容、时间和地点。如农村常有“逢集”与“背集”,演出时间就可以尽量安排在下午或晚上,以免与农民日常生活冲突。再者,对于文化活动要加强宣传,要善于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在普及文化知识的同时,扩大文化活动的影响力。
2、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育文化”,培养乡村自己的文化队伍
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针对农村现状安排文化下乡。如可以由政府拨款以一个或几个村为单位,分片培养自己的文化队伍。事实上,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还是有自己的演唱班子的,只是到了七十年代末,唱戏的人越来越少,原先村子里的戏台才逐渐荒废了。现在我们可以重新召集这些“农民艺术家”,重建农村文化队伍,培育当地文化特色,尽可能地将农村原有的文化传承下去。以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为例,目前几个村的文化艺术爱好者就自发地组织了文艺演出队伍,每周去不同的村子演出。这是好事,但由于缺少资助,往往需要表演者自己掏钱,引起了家庭成员的不满。因此,要想真正做好文化下乡这件事,需要相关部门深入基层,做好调查,给村民们提供相应的帮助,以保持农村文化发展的积极性。
3、建立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农民是中国人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需要文化,需要文化生活,但当下农村社会的文化生活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因而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应将文化下乡的专项资金纳入常年财政预算,从活动经费上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对各级文化部门进行监管,增强基层文化部门的执行力度,改变“躲猫猫”式的行政服务治理方式。最后,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应将辖区内每年的文化下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比和表彰,以经济手段激励下级和乡镇文化站,使文化下乡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全面展开。
4、探索新型文化下乡方式,构建农村文体建设创新体系
各部门要根据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将文化下乡、技术下乡、建材下乡等结合起来,使文化下乡“与农民工技能培训相结合,实现流动人口的文化能力提升”,使“农户在学习技术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8]当然,各基层部门还要积极探索构建农村文体建设体系的方式,形成中国特色的农村文化模式,从而逐步达到城乡文化协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炼.影响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制约因素[N].中国社会报,2014-7-21(02).
[2]胡昌方,程文锦.“文化下乡”与“乡下文化”[J].大江南北,2014(08):31.
[3]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群言出版社,2012:12.
[4]岳天明,高永久.民族社区文化冲突及其积极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08(02):52-60+37.
[5][美]特纳(Torner,J.H),吴曲辉等.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97.
[6]王德培.中国经济2020百年一遇之大变局[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0:175-176.
[7]韩丙锐.文化下乡要对接群众[N].人民日报,2014-11-30(01).
[8]慕良泽,陈明,王媛等.莫让农民“富了口袋,穷了脑袋”——全国20个省68个村1942个农户文化体育调查分析[N].中国社会报,2012-1-10(03).
作者简介
孟晓霞 潍坊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