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0版
粮食安全的陕西使命担当
◎赖作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全省上下坚定地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严格落实党政同责,调动各级抓粮积极性,紧盯粮食“稳面积、保产量”两大目标,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陕西粮食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2013-2021年年均产量1228.85万吨,2021年粮食总产达1270.43万吨,粮食供给保障有力,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陕西使命担当。
  坚持藏粮于地,牢牢守住耕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十年来,陕西以“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千方百计使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以上,耕地质量得到提高。
  全力以赴稳住粮食面积。将全省确保耕地面积的基本目标任务分解到市、县,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积极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全省确定30个产粮大县和20个粮食安全保障县,全力稳住耕地面积。持续开展撂荒地整治,通过政策性约束、引导性补助相结合,发挥村集体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主体的作用,采取土地流转、代耕代管等方式,使撂荒地有序恢复耕种。2021年以来,全省整治撂荒地近300万亩。提高复种指数,扩大播种面积,推动关中灌区和渭北旱塬水旱交界处等具备条件的地区,实施夏玉米扩种行动,恢复一年两料种植。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是粮食安全的“耕”基。通过项目带动、龙头企业参与、金融支持等方式,陕西全力建设旱涝保收、耕地地力等级高、适合机械化作业的高标准农田。为提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质量和综合效益,因地制宜分区域总结和制定了七种主推模式。一是在陕北梁峁丘陵区,主推“一户一田-软体水窖-节水补灌-种养循环”建设模式。二是在陕北盐碱地,主推“田块合并-土壤改良-水旱轮作-集体经营”建设模式。三是在陕北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主推“盐碱治理-客土改良-灌排结合”建设模式。四是在关中平原,主推“渠井双保险-节水灌溉-高效生产”建设模式。五是在渭北旱塬区,主推“引水蓄水-埋设暗管-补充灌溉”建设模式。六是在陕南秦巴山区,主推“拦蓄灌溉-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整流域建设模式。七是在陕南平坝地,主推“灌排结合-道路通达-生态防护”建设模式。截至2022年6月底,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896.8万亩。到“十四五”末,陕西省将建成高标准农田2194万亩,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492万亩。
   推进种业创新,攥紧粮食种子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十年来,陕西利用农业科教优势,推动种业振兴,培育推广优良品种,紧盯农作物优质专用、高产、抗逆等特性,全力打好打赢种业翻身仗。
  实施良种攻关。陕西立足实际,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行动、种业创新攻关行动、种业企业扶优行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行动、种业市场净化行动等五大种业振兴行动,推动种业创新取得突破发展。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依托,设立现代种业专项资金,在省域内组建9个商业化联合育种体,支持种业企业和科研院校开展科技攻关,加快培育高产优质抗逆、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创新性品种,发挥品种增产优势。目前,全省主要粮食作物商品化供种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