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4版
农牧区组织化振兴的路径分析
会通过市场化运营和招商引资的方式联合省级旅游公司项目,同时又扶持本地合作社经营户,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实现了当地人民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的目标。就业岗位类别及从业人员数量主要有:生态公益性岗位181名、旅游业服务员22名、环卫工人15名、光伏管理员15名、保安10名、村警2名以及其他岗位7名,总共提供了352名人员的就业岗位。除此之外,由德吉村村民经营的农家乐有30户,对60多名人员进行了厨艺培训,引导38户人家经营昂拉土烧馍、牦牛酸奶和酿皮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美食。总之,德吉村的模式给当地人民群众创造的就业岗位是空前的,带来的经济收益更是丰厚的,当地村民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国内疫情还未暴发之前的两年更是创造了当地的历史记录,2018年创造的经济收益是215万元,2019年创造了110万元的经济收益。获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荣誉,同时被评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示范点”。
  德吉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困境
  (一)疫情的影响
  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国内外几乎所有地区无一例外地均受到了严重冲击。德吉村也不例外,根据一段时间的田野调查和入户访谈,当地村民表示,相比于前两年,2020年开始游客人流量急剧下滑,经济收益明显减缩。
  (二)能否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社会良好运行的基本保障。国内很多大工程大项目最终败在了可持续发展的艰苦考验之前。易地搬迁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仅仅是这一代人,还有千千万万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一伟大工程一旦落实得好,运行得好,并且能够长远地执行下去,就是为国家立大功,为人民立伟业,为后代谋大略,但若不能可持续发展,则会引起相反的社会经济发展效应。
  (三)耕地与食材资源的欠缺
  耕地对人民群众来说是生存的根本,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物质资源。由于德吉村的人口来源基本上都是农牧区普通百姓,他们最擅长的也是务农、畜牧等传统的物质生产方式。在德吉村,旅游业的旺季主要集中在4月至9月这一时间段,除此之外,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就会季节性地收缩,当地村民的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因此其他季节只能从事其他劳动来维持生计。据当地村民老奶奶L的访谈,他们家之前生活在山区时,虽然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但山上有足够的耕地和广阔的牧场,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肉喝奶,而这里虽然饮食美味多样,但物价昂贵,消费困难。她表示没有农田,心里就不踏实,吃粮也要省吃俭用。一家农家乐经营户也表示,德吉村没有一家蔬菜店,导致他们的菜价高,不能给游客提供新鲜的蔬菜。
  德吉村社会组织长足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鼓励本地大学毕业生参与
  据当地村民Y的访谈,德吉村村民大多数由于文化水平低下,与外地游客沟通交流困难,学习新型技能比较吃力,导致大量游客来到德吉村基本上除了在沙滩上拍拍照、简单游玩之外,既不入住民宿,也不用餐。除了几家装修大气的民宿及农家乐尚能维持外,大多数普通民宿及农家乐都成了摆设。根据村民Y的访谈,可以了解到经营户的个人素养和技能是关键,但短期内无法提升村民的文化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因此,鼓励本地大学毕业生参与是上上之策。一方面是因为大学毕业生具备最基本的语言交流和人际沟通能力,能够胜任日常工作的任务。另一方面鼓励和资助大学毕业生,给他们提供就业岗位的实质就是对社区内部的自我投资,就是辅助社区自我提升和成长,这在一定意义上是社区现代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德吉村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借鉴外地新型乡村的发展经验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只有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利益。当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大背景下的今天,仅仅依靠本地有限的资源也难以平衡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需求。因此,在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充分挖掘本地资源的基础上,对省外甚至是国内外的新型乡村社区的发展模式进行考察学习是明智之举,尤其是在国内经过长久的社会实践,已经摸索出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在这些案例当中有很多值得参考和借鉴的宝贵经验,可以通过间接性地嫁接于德吉村的发展快车道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发展弯道,从而实现德吉村的可持续发展。
  结 论
  德吉村模式是青海农牧区一次伟大的发展创举,实现了尖扎县艰苦地区的贫困农牧民家庭脱贫目标,是党和政府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又一成功典范,极大地提升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该村有效调动传统社会资源和新型组织模式,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积极参与、外界社会广泛认可的乡村社会振兴案例。如何在巩固现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之上持续推进各项工作,是德吉村需要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作者简介
  尕 藏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博士,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柔 旦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