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院校培养解说人才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业技能,而且对于体育有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更懂得如何将二者融会贯通才能让学生精准地掌握体育解说的基本要领,进而培养出具备播音主持、体育解说、现场报道等应用能力,适应科技进步、媒体融合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体育解说行业优秀人才需求缺口较大
体育解说是近几年社会上十分热门的职业,在大型体育赛事中进行解说报道的专业性人才是稀缺的。近两年,北体、上体、西体这三所院校发挥自身专业和位置优势,助力大型体育赛事,服务国家和社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认可度。2020年北京体育大学增设播音主持专业(体育解说方向),在全国范围内招收20名优秀学生,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培养出能够担任冬奥会各项体育赛事解说和报道工作的优秀解说员。
国民对于冰上运动项目的了解较少,这就需要解说员普及相关的知识,帮助国民更快地看懂比赛。据光明网报道,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中,北京体育大学解说班的大学生们参与到冰壶、冰球、花样滑冰、钢架雪车和雪车共5个项目、62场比赛的解说之中。2022年1月26日,在咪咕视频发起的《沸腾吧!解说员》大型冬奥解说员选拔活动中,以上海体育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为主力军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比赛历时一个半月,播放量将近2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最终上海体育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以3∶3平各选取了3名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全程参与北京冬奥会的解说工作。
奥运赛场到处可见大学生解说员和播报员的身影,他们热情洋溢服务冬奥,传播中国声音。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西安举办,西安体育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成为全运会赛事报道和现场播报工作的主力军,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投入到国内大型体育赛事的相关工作中,受到了一致好评。这些都凸显了体育院校增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重要性。
在融媒体时代,观众通过互联网就可收看体育比赛,一些互联网媒体中的商业巨头,如腾讯体育、优酷体育等平台和相关自媒体更需要一些“新势力”的体育解说员和体育节目主播,他们纷纷向一些解说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抛出橄榄枝,体育解说行业目前依然呈现出未饱和的状态。因此,满足社会市场对于体育解说员的需求,也是增设播音主持专业(体育解说方向)的必要性。
解说课程在体育院校面临的困境
(一)学校和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据调查,一些体育院校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重视程度较低,宣传力度较弱,在经费支持和设施完善上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
与媒体相关的设备老旧且数量较少,种类单一,硬件配套设施不齐全,同时此类课程受教学经费的限制,学校教学的硬件配套设施与同一时期的业内配套设施更新速度相差较远,造成学生的实践效率和教师的课程效率低。
2、课程设置不合理
据了解,西体、武体等体育类院校为播音主持专业所设置的选修课大多是限制性选修,有关于体育解说方面的选修课偏少。而选修课程的讲解若不能从专业的角度进行素质拓展及体育解说方向的把握与引导,便不能使学生更好地运用和拓展自身的横向能力,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解说课的理解较为片面。
3、专业宣传不到位
宣传力度较弱,普及解说专业的范围小,许多大学生以及一些家长不知道有这个专业的存在,有些人甚至对体育院校的播音专业存在一些偏见,认为其专业性较弱。
4、招生考核标准缺乏规范性
以西安体育学院为例,西体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六大体育院校之一,也是国内率先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体育院校,但专业的发展却不如北体、上体。西体播音主持专业在招生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据各大体育类院校招生办公布的专业招生数据显示,西体平均每年的播音主持专业招生人数为150人,从数量上已经远超北体(20人)、上体(40人)、武体(80人)。这些排名靠前且资源较为丰富的学校,主要针对西北和北方一些城市进行招生,但从招生办公布的西体招生计划表中可以看出,将近70人是陕西省内的。根据西安体育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简章中的招生办法,陕西省内的考试方式与省外不同,针对陕西省内的该专业考生是通过参加省内笔试统考的方式,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不进行面试;而省外考生则是通过校考面试或是当地省内的统考面试的方式进行,无笔试。
众所周知,播音主持专业的考试是要考察考生的临场发挥以及专业能力,若没有面试环节,只进行试卷的作答是无法对学生进行基本专业能力的考察。部分陕西省内学生基础专业能力弱,与省外的同学在专业水平上有很大差距。如发音具有严重的地方性口音,部分生理性缺陷等,这些都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纠正的,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抛开学校的师资力量、资源、基础设施不说,学校要想发展好一个专业,不能只看重招生数量,更应该在招生质量上下功夫。如果学校不考虑学生是否真正适合这门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如何、与实际需要培养的对象是否相背离等问题,必定对该专业的未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5、缺乏专业的教材
从以往和现阶段教学情况来看,体育解说一直没有合适且更具权威性、专业性的教材来支撑教师讲授课程。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也出现了很多混乱的局面,这样会更容
(二)体育解说行业优秀人才需求缺口较大
体育解说是近几年社会上十分热门的职业,在大型体育赛事中进行解说报道的专业性人才是稀缺的。近两年,北体、上体、西体这三所院校发挥自身专业和位置优势,助力大型体育赛事,服务国家和社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认可度。2020年北京体育大学增设播音主持专业(体育解说方向),在全国范围内招收20名优秀学生,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培养出能够担任冬奥会各项体育赛事解说和报道工作的优秀解说员。
国民对于冰上运动项目的了解较少,这就需要解说员普及相关的知识,帮助国民更快地看懂比赛。据光明网报道,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中,北京体育大学解说班的大学生们参与到冰壶、冰球、花样滑冰、钢架雪车和雪车共5个项目、62场比赛的解说之中。2022年1月26日,在咪咕视频发起的《沸腾吧!解说员》大型冬奥解说员选拔活动中,以上海体育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为主力军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比赛历时一个半月,播放量将近2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最终上海体育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以3∶3平各选取了3名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全程参与北京冬奥会的解说工作。
奥运赛场到处可见大学生解说员和播报员的身影,他们热情洋溢服务冬奥,传播中国声音。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西安举办,西安体育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成为全运会赛事报道和现场播报工作的主力军,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投入到国内大型体育赛事的相关工作中,受到了一致好评。这些都凸显了体育院校增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重要性。
在融媒体时代,观众通过互联网就可收看体育比赛,一些互联网媒体中的商业巨头,如腾讯体育、优酷体育等平台和相关自媒体更需要一些“新势力”的体育解说员和体育节目主播,他们纷纷向一些解说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抛出橄榄枝,体育解说行业目前依然呈现出未饱和的状态。因此,满足社会市场对于体育解说员的需求,也是增设播音主持专业(体育解说方向)的必要性。
解说课程在体育院校面临的困境
(一)学校和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据调查,一些体育院校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重视程度较低,宣传力度较弱,在经费支持和设施完善上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
与媒体相关的设备老旧且数量较少,种类单一,硬件配套设施不齐全,同时此类课程受教学经费的限制,学校教学的硬件配套设施与同一时期的业内配套设施更新速度相差较远,造成学生的实践效率和教师的课程效率低。
2、课程设置不合理
据了解,西体、武体等体育类院校为播音主持专业所设置的选修课大多是限制性选修,有关于体育解说方面的选修课偏少。而选修课程的讲解若不能从专业的角度进行素质拓展及体育解说方向的把握与引导,便不能使学生更好地运用和拓展自身的横向能力,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解说课的理解较为片面。
3、专业宣传不到位
宣传力度较弱,普及解说专业的范围小,许多大学生以及一些家长不知道有这个专业的存在,有些人甚至对体育院校的播音专业存在一些偏见,认为其专业性较弱。
4、招生考核标准缺乏规范性
以西安体育学院为例,西体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六大体育院校之一,也是国内率先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体育院校,但专业的发展却不如北体、上体。西体播音主持专业在招生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据各大体育类院校招生办公布的专业招生数据显示,西体平均每年的播音主持专业招生人数为150人,从数量上已经远超北体(20人)、上体(40人)、武体(80人)。这些排名靠前且资源较为丰富的学校,主要针对西北和北方一些城市进行招生,但从招生办公布的西体招生计划表中可以看出,将近70人是陕西省内的。根据西安体育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简章中的招生办法,陕西省内的考试方式与省外不同,针对陕西省内的该专业考生是通过参加省内笔试统考的方式,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不进行面试;而省外考生则是通过校考面试或是当地省内的统考面试的方式进行,无笔试。
众所周知,播音主持专业的考试是要考察考生的临场发挥以及专业能力,若没有面试环节,只进行试卷的作答是无法对学生进行基本专业能力的考察。部分陕西省内学生基础专业能力弱,与省外的同学在专业水平上有很大差距。如发音具有严重的地方性口音,部分生理性缺陷等,这些都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纠正的,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抛开学校的师资力量、资源、基础设施不说,学校要想发展好一个专业,不能只看重招生数量,更应该在招生质量上下功夫。如果学校不考虑学生是否真正适合这门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如何、与实际需要培养的对象是否相背离等问题,必定对该专业的未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5、缺乏专业的教材
从以往和现阶段教学情况来看,体育解说一直没有合适且更具权威性、专业性的教材来支撑教师讲授课程。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也出现了很多混乱的局面,这样会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