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4版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就是蕴涵着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符合历史潮流,满足新时代文化需要、精神需要和价值需要的有益成分。要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挖掘这些有益成分,就必须研究两个基本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契合性;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结合和互动。
  两者结合的内在契合性
  1、本质层面和逻辑层面的内在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把准的方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形成的特色,前者由人的实践本质主导,遵循实践逻辑;后者由人的文化本质主导,遵循文化逻辑。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契合性,首先是人的实践本质与人的文化本质的契合。
  中国儒家将人在社会秩序中的特质看作人外在的实践本质,所以人潜在的实践本质的实现,就是外王之道;将人在道德秩序中的特质看作人内在的文化本质,所以人潜在的文化本质的实现,就是内圣之道。因此,人的实践本质与人的文化本质的契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体现为内圣外王相统一的、以人为本的仁政礼治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里体现为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揭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属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己本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的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因此,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对人的本质层面认同上是内在契合的,进一步决定了两者在逻辑层面认同上也是内在契合的:人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遵循的实践逻辑和文化逻辑必须是高度一致的。而马克思主义的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人又遵循不同逻辑次序:在中华传统文化里,人的文化本质是人的实践本质的依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人的实践本质是人的文化本质的基础。正是内在契合性与外在差异性之间形成的矛盾张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2、观念层面和价值层面的内在契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段话直接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观念层面和价值层面的内在契合。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宇宙观,决定了社会的自然结构和人的自然特质。尤其是儒家在《周易》中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思想,将“天”和“人”看作一个整体发展的“生命共同体”,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事物普遍联系的思想是高度契合的。在马克思基本原理中,事物普遍联系是抽象原理,人与自然和谐是具体表现,落实到人的理性存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是抽象原理,天人合德是具体表现,落实到人的德性存在。换言之,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人的理性生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主张的人的德性生活,在精神价值层面是高度契合的。
  天下大同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天下观,决定了一系列的政治治理规范和社会伦理规范。该思想出自于《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与马克思主义指明的工人阶级奋斗的远景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思想相契合。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时期将建成“自由人联合体”并在物质生活资料上实行“按需分配”。两者实际上都在强调,建立一个好的制度才是人类获得幸福和自由的保障。换言之,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的自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人的幸福,在制度价值层面是高度契合的。
  和合境界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和谐的社会观,保证了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差异性。《周易》中提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中庸》中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