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格局变化下的多民族嵌入研究
的文化阵地建设吸引力明显不足。要充分运用好“军垦文化”的独特文化优势,做实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高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水平,打造具有兵团特色、留有军垦回忆的文化服务平台。首先,要保持群众文化活动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的优势。进一步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和方式,提升文化品质。其次,要提升群众文化创造力和活力,打造各类免费平台和舞台,积极弘扬兵团文化个性。
三是拓展文化交往空间。用好石河子市军垦文化资源,将其作为各民族文化交往的新空间。一要保护好军垦文化资源。加强原有村落存在的军垦遗址的保护利用,保护性建设军垦风貌区,保留军垦印记,努力打造成全市军垦文化平台。二要深入挖掘村发展史与军垦文化之间的联系和故事。整理编纂军垦文化史料、模范人物、军垦故事,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让军垦文化直抵人心,让红色精神润物无声。
5、持续改善乡村面貌,优化居住质量
公共基础设施也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物质载体,优化居住质量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一是要做好乡村“四化”。全面推进村容村貌提升、村内道路硬化和亮化、村容村貌绿化和美化,尤其要做好乡村“美化”工作。在住房安全的基础上,对房屋进行粉刷、彩绘文化墙等,提高村容村貌“颜值”,同时作为民族团结的宣传墙、各族群众的连心墙、中华文化的弘扬墙。
二是加大公共休闲服务区的建设。与石河子镇人口相比,行政村活动室的建设依然不足,公共休闲区建设依然滞后。临近市区的乡村结合部人口密度较高,严重挤压公共休闲区的建设空间。首先,拓展村委会适用范围,让村委会院内变成村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其次,优化空间布局,腾出必要公共空间。最后,根据村特点,谋划新空间,规划新特色,包含有兵团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区。以此吸引村民和石河子市市民向该地聚集,形成各民族大融合的交往平台。
6、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优化人口结构
从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的居住格局角度考虑,流动人口对改变居住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对现有居住格局能够产生较大改变的因素,除去村集体征地和选址重建外,外来人口的流入是最重要的一项因素。
一是拓展人口流入渠道。务工务农承包土地,是石河子镇吸引外来人口的重要手段和渠道。石河子镇是城乡结合的重要部分,村民自建房屋是重要吸纳流动人口居住的渠道。首先,政府应合理规划廉租房的选址,配合自建房形成吸纳人口的主要渠道和窗口。其次,优化企业用人招工比例,扩大外来人口用工量。
二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流动人口提高了石河子镇嵌入式居住格局的形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社会格局。同时,流动人口移民也对当地少数民族造成了顾虑。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新增汉族移民与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因资源和利益争夺所产生的矛盾。首先,应谨慎对待大规模移民政策的实施,并对流动人口加强管理,建立相应数据库管理平台,掌握流入流出情况,做到动态管理。其次,对居住满一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和将要在石河子镇定居的买房人口,进行政策宣传和民族团结教育。
石河子镇作为兵团重要城镇,兼具兵团文化特色和地方村特色,民族关系是否和谐和睦是关系到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深入分析石河子镇居住格局特点,建立稳定的民族关系,非常重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是关乎新疆社会稳定及长治久安的大事,是关乎兵团责任使命的大事。因此应该注重居住格局变化带来的民族关系变化,从而建立交流频繁、交往顺畅、交融广泛的良性互动民族关系。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J].中华民居,2016(06):24-26、29-31.
[2]李春敏.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刘原朝.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中民族关系调控研究[D].西藏大学,2016.
[4]单菲菲.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和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2006.
[5]李静.民族交往心理构成要素的心理学分析[J].民族研究,2007(06):22-32.
[6]曹菁轶.试论当前新疆的民族关系[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01):50-53.
[7]邓德芳.新疆北疆城镇区域人口城市化过程、机制及发展趋势[D].西北大学,2009.
[8]黄登来.农八师垦区石河子市志[M].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
[9]李晓霞.新疆民族混合家庭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0]李晨光,郭宁.汉族流动人口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民族关系——以新疆石河子乡东桥村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01):20-24.
[11]齐清顺.新疆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M].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12]王次福,苗志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哈汉民族关系解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02):4-7.
作者简介
郑 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策
三是拓展文化交往空间。用好石河子市军垦文化资源,将其作为各民族文化交往的新空间。一要保护好军垦文化资源。加强原有村落存在的军垦遗址的保护利用,保护性建设军垦风貌区,保留军垦印记,努力打造成全市军垦文化平台。二要深入挖掘村发展史与军垦文化之间的联系和故事。整理编纂军垦文化史料、模范人物、军垦故事,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让军垦文化直抵人心,让红色精神润物无声。
5、持续改善乡村面貌,优化居住质量
公共基础设施也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物质载体,优化居住质量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一是要做好乡村“四化”。全面推进村容村貌提升、村内道路硬化和亮化、村容村貌绿化和美化,尤其要做好乡村“美化”工作。在住房安全的基础上,对房屋进行粉刷、彩绘文化墙等,提高村容村貌“颜值”,同时作为民族团结的宣传墙、各族群众的连心墙、中华文化的弘扬墙。
二是加大公共休闲服务区的建设。与石河子镇人口相比,行政村活动室的建设依然不足,公共休闲区建设依然滞后。临近市区的乡村结合部人口密度较高,严重挤压公共休闲区的建设空间。首先,拓展村委会适用范围,让村委会院内变成村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其次,优化空间布局,腾出必要公共空间。最后,根据村特点,谋划新空间,规划新特色,包含有兵团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区。以此吸引村民和石河子市市民向该地聚集,形成各民族大融合的交往平台。
6、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优化人口结构
从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的居住格局角度考虑,流动人口对改变居住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对现有居住格局能够产生较大改变的因素,除去村集体征地和选址重建外,外来人口的流入是最重要的一项因素。
一是拓展人口流入渠道。务工务农承包土地,是石河子镇吸引外来人口的重要手段和渠道。石河子镇是城乡结合的重要部分,村民自建房屋是重要吸纳流动人口居住的渠道。首先,政府应合理规划廉租房的选址,配合自建房形成吸纳人口的主要渠道和窗口。其次,优化企业用人招工比例,扩大外来人口用工量。
二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流动人口提高了石河子镇嵌入式居住格局的形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社会格局。同时,流动人口移民也对当地少数民族造成了顾虑。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新增汉族移民与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因资源和利益争夺所产生的矛盾。首先,应谨慎对待大规模移民政策的实施,并对流动人口加强管理,建立相应数据库管理平台,掌握流入流出情况,做到动态管理。其次,对居住满一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和将要在石河子镇定居的买房人口,进行政策宣传和民族团结教育。
石河子镇作为兵团重要城镇,兼具兵团文化特色和地方村特色,民族关系是否和谐和睦是关系到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深入分析石河子镇居住格局特点,建立稳定的民族关系,非常重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是关乎新疆社会稳定及长治久安的大事,是关乎兵团责任使命的大事。因此应该注重居住格局变化带来的民族关系变化,从而建立交流频繁、交往顺畅、交融广泛的良性互动民族关系。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J].中华民居,2016(06):24-26、29-31.
[2]李春敏.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刘原朝.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中民族关系调控研究[D].西藏大学,2016.
[4]单菲菲.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和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2006.
[5]李静.民族交往心理构成要素的心理学分析[J].民族研究,2007(06):22-32.
[6]曹菁轶.试论当前新疆的民族关系[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01):50-53.
[7]邓德芳.新疆北疆城镇区域人口城市化过程、机制及发展趋势[D].西北大学,2009.
[8]黄登来.农八师垦区石河子市志[M].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
[9]李晓霞.新疆民族混合家庭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0]李晨光,郭宁.汉族流动人口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民族关系——以新疆石河子乡东桥村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01):20-24.
[11]齐清顺.新疆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M].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12]王次福,苗志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哈汉民族关系解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02):4-7.
作者简介
郑 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