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视角的重庆方言博物馆建设研究
重庆街头的方言墙
教委、语委委托,组建教学科研队伍,整理了大量语言调查报告,发表了多篇论文,这些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能够成为方言博物馆的亮点之一,也从专业的角度为重庆方言博物馆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方言博物馆的建设不仅能够展示研究成果,也能有效促进学术交流。
(二)重庆方言博物馆建设的可行性
重庆方言在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始终独具特色,成为地区文化的代名词,随着普通话的普及,重庆方言已逐渐衰亡。然而重庆方言中所蕴含的重庆文化却并没有消散,重新发掘方言文化成为被广泛关注的议题,同时在语保工程的背景下,建设重庆方言博物馆有理论支撑,有经验借鉴,而且现实需求强烈。
1、理论研究深入
方言日趋衰亡,使得方言博物馆的建设议题被重点关注。在此背景下,原国家语委党组书记朱新均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建立中国语言文字博物馆的设想,他认为:“这一博物馆应全面收集中国语言文字各方面的历史资源和现实成果,充分展示中国语言文字的历史发展脉络、文化特色和价值。”①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曹志耘(2010)在《关于建设方言博物馆的设想》中指出了建设方言博物馆的急迫性,提出了建设汉语方言博物馆的初步设想。山东理工大学教授张晓明(2015)在《方言博物馆布展策略研究》中指出:建立方言博物馆是储存与保护方言的重要举措,并以山东方言博物馆为例,提出一系列布展策略。除了以上学者,还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授李新国(2018)以及著名学者梅国云(2021)等都提出了一系列对方言博物馆建设的规划与设想,这些理论研究有利于推动重庆方言博物馆的建设研究走向深入,从而更好落实方言博物馆的建设。
2、实践经验丰富
在方言保护与传承成为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建设好方言博物馆来储存与保护方言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方言博物馆的建设在提议之初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城市作为先驱者已成功建成方言博物馆。
例如,广西贺州学院语言博物馆,该馆将记录下的贺州及周边区域大量珍贵的原始语音资料,全部收藏在贺
教委、语委委托,组建教学科研队伍,整理了大量语言调查报告,发表了多篇论文,这些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能够成为方言博物馆的亮点之一,也从专业的角度为重庆方言博物馆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方言博物馆的建设不仅能够展示研究成果,也能有效促进学术交流。
(二)重庆方言博物馆建设的可行性
重庆方言在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始终独具特色,成为地区文化的代名词,随着普通话的普及,重庆方言已逐渐衰亡。然而重庆方言中所蕴含的重庆文化却并没有消散,重新发掘方言文化成为被广泛关注的议题,同时在语保工程的背景下,建设重庆方言博物馆有理论支撑,有经验借鉴,而且现实需求强烈。
1、理论研究深入
方言日趋衰亡,使得方言博物馆的建设议题被重点关注。在此背景下,原国家语委党组书记朱新均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建立中国语言文字博物馆的设想,他认为:“这一博物馆应全面收集中国语言文字各方面的历史资源和现实成果,充分展示中国语言文字的历史发展脉络、文化特色和价值。”①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曹志耘(2010)在《关于建设方言博物馆的设想》中指出了建设方言博物馆的急迫性,提出了建设汉语方言博物馆的初步设想。山东理工大学教授张晓明(2015)在《方言博物馆布展策略研究》中指出:建立方言博物馆是储存与保护方言的重要举措,并以山东方言博物馆为例,提出一系列布展策略。除了以上学者,还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授李新国(2018)以及著名学者梅国云(2021)等都提出了一系列对方言博物馆建设的规划与设想,这些理论研究有利于推动重庆方言博物馆的建设研究走向深入,从而更好落实方言博物馆的建设。
2、实践经验丰富
在方言保护与传承成为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建设好方言博物馆来储存与保护方言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方言博物馆的建设在提议之初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城市作为先驱者已成功建成方言博物馆。
例如,广西贺州学院语言博物馆,该馆将记录下的贺州及周边区域大量珍贵的原始语音资料,全部收藏在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