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7版
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中“四脱”现象分析及对策建议
◎刘金芝 秦艳平 于丽先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发挥着促进知识转化、增加学习兴趣、强化综合素质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案例编写背景与社会现实脱离、案例应用方法与教学目的脱钩、案例设定情节与思政要点脱节、案例作业内容与学生身份脱位等问题。需要从案例编写、教学选用、教学相长等方面改进传统案例教学法,使之更贴近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增强思政课堂的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对于如何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相统一”。其中强调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重视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
  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思政课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不少问题。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系列讲话精神,结合新时代新特点探寻提高案例式教学质效的措施办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案例教学中存在的“四脱”现象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与传统举例教学是不同的。举例是一种传统辅助教学手段,在讲解某个抽象的知识点而学生不得要领的时候,教师一般通过列举若干具体事例来说明和解释。而在案例教学法中,以案论理、活化教学内容,讨论为主,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把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有趣味,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发挥着促进知识转化、增加学习兴趣、强化综合素质等积极作用。
  教学案例在思政课案例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当前,在思政课案例教学中,一般存在着案例编写背景与社会现实脱离、案例应用方法与教学目的脱钩、案例设定情节与思政要点脱节、案例作业内容与学生身份脱位等方面的问题。
  (一)案例编写与客观实际脱离
  教学案例所承载的信息,要么是对历史的加工,或是对现实的改编,还有对未来的设想。编写案例若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张冠李戴、凭空编造等现象,必然会带来认识偏差、思想困惑甚至冲击正确理论观点。比如,在讲授“战争与政治的辩证关系”时,如果涉及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案例,就必须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两大阵营、古巴导弹危机等相关背景作以交代,否则就会造成断章取义,出现导向偏差甚至给学生带来“打与不打”的思想困惑。
  (二)案例情节与理论要点脱节
  同一门课程或不同课程相关联的教学内容,原封不动地使用同一教学案例,让学生从中“捞出自己需要的”。这样看似在教学准备上省时省力,但由于信息聚焦不够,学生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已经掌握的或相对简单的理论进行关联分析,势必造成教与学脱节,影响学生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消化。比如,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时,如果用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案例,从中央决策、战略谋划到战役指挥、停战谈判,各个环节都贯穿“政治战”,但每个环节侧重点又不一样。
  (三)案例选用与教学目的脱钩
  思政课教学目的或是理论传授、强化认识,或是答疑解惑、助力实践,或是讨论辨析、锻炼思维等等。教学案例服务于教学内容,其在表达形式上即要穿“百家衣”,也要戴“紧箍咒”,所以案例应用必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如,有的案例重在内容上做文章,有的需要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