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7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动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
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社会理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保证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凝聚力的源泉。进入新时代,我们迎来了“扎实推动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最深切的期盼,共同富裕全面满足了各族人民的多元化需求,为共同富裕而奋斗成为各族人民自觉的使命担当。共同的主体责任、共同的美好诉求呼唤各民族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二,共同富裕的积极实践是促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着力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虽然属于社会意识层面,但不能仅通过哲学思辨加以实现,而是必须依靠各民族的具体实践来推动,才能解决当前发展阶段中不平衡不充分的根本性问题,各民族才能在共存共荣、共享发展成果的获得感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致力于民生建设,推动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有助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共同富裕也是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党中央在充分考虑民族差异的前提下,运用多元治理、对口支援、脱贫攻坚、兴边富民等科学举措,帮助各民族在发展中享受成果,共享政治、文化、教育、生态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各族人民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一员的获得感、满足感和荣誉感,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推动共同富裕通过多层面地凝聚各个民族,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方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着力点。
  第三,共同富裕的扎实成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物质基础
  共同富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稳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条件,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保障,是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理路之一。”③
  新时代民族地区的大多数问题本质上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党和国家在脱贫攻坚阶段采取了大规模的转移支付和东西部协作等调控政策,改变了民族地区绝对贫困的面貌。研究表明,民族地区在兜底保障、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贫困治理、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保障性政策守住共同富裕的底线,产业发展铺平共同富裕的道路,基础设施改善提供共同富裕的硬件支撑,重点扶持缩小贫富差距,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为共同富裕提供软件支撑,生态环境治理为共同富裕提供可持续保障,等等,这一切都凸显了共同富裕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提高了民生福祉,增加了幸福感和获得感。从民族地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共同富裕、脱贫攻坚赢得了各民族的高度赞许,为各民族营造了共同的物质生活家园和精神生活家园,强化了各民族制度认同和国家认同,促进了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提升了中华民族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物质基础。
  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心理上的集体认同感,也需要现实生活的物质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正致力于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这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保障和坚实基础。 
  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中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
  “中华民族共同性既有物质层面现实存在的共同性,也有精神情感层面的共同性,而且精神层面的共同性具有支撑、强化物质共同性的作用。”④七七事变之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整个中国”而不仅是对“某一民族”的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宣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推动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整体性的认识和认同。
  毛泽东1939年12月提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的论断,⑤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树立起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党中央在《八一宣言》中指出:“中国民族就是我们全体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