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9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动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
意识强调认同层面的归属感,体现为各族人民共进共融共兴。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坚强领导,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使“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频共振,团结各族人民,打造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注释
  ①麻国庆《费孝通民族研究理论与“合之又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②王金玲《延安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历史价值及当代启示》,《贵州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
  ③郝彧《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7期。
  ④王传发、毛国旭《增进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
  ⑦金炳镐编著《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⑧赵志朋《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构理路》,中国社会科学网2022年2月2日。
  ⑨董慧、王晓珍《增进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向》,《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作者简介
  潘存娟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