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1版
试论河西走廊张掖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龙作联
◎2022年度中共甘肃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调研课题“河西走廊张掖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研究”(编号:2022QSDX0050)
  张掖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肩负着“处女地”“试验田”“复兴地”“创新区”“演习所”“百花园”的文化使命,在推动西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立身“一带一路”甘肃黄金段,张掖要以多元融合的文化气质、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做大做强张掖文化软实力,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塑丝路国际“交市”辉煌。 

  张掖是河西走廊最美的一片绿洲,自古就以水草丰美、物产富饶著称,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张掖是古代丝绸之路军事战略重镇,以“张国臂掖”[1]“以通西域,鬲绝南羌、匈奴”[2]“观其山川,诚河西咽喉地”(唐陈子昂《上谏武后疏》)而倍受历代统治者重视。张掖是丝路贸易重要经济区,这里“屯田广夷,仓庾丰衍”(唐陈子昂《上谏武后疏》),“固华夷交会,西域通衢也”。[3]张掖是古代丝路北、中、南三条线路交汇处,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枢纽站,是中原王朝通往西亚和欧洲战略要地,是各民族文化交流大舞台,形成了丰富多彩、兼容并蓄、多元一体、绵延不绝的张掖文化,滋养了古今张掖经济社会发展繁荣,促进了各民族团结进步,浸润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张掖“颜值”。张掖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在传承中华文脉、厚植文化根基、促进文化交流、彰显时代特色、推动西北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文明和广泛吸收外来文明“处女地”的文化使命
  张掖是河西先民繁衍生息之地,大量考古资料和文献史料实证,在中华文化长河中,张掖历史文化可溯源到遥远的古代。夏代晚期和商代早期,受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和黄河上游地区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文化、齐家文化等影响,中华农业文明曙光普照在河西大地。游牧(狩猎)祁连山下,农耕(渔猎)黑河两岸,张掖先民在发展半农半牧业经济形态和吸收黄河文明及外来文明过程中,创造了发达四坝文化(四坝文化因1948年首先发现于张掖市山丹县四坝滩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山丹、民乐、黑河下游地区到酒泉、玉门、安西及新疆哈密盆地一带),[4]播种下青铜时代张掖土著文化种子。考古学家在四坝文化东灰山遗址文化层中发现了距今约五千年的小麦、大麦、黑麦、高粱、粟、稷等农作物炭化粮粒和胡桃壳以及兽骨、石器、陶器、骨器、石祖等,[5]为研究中国小麦、大麦、高粱起源提供了实物标本,是见证中国最早栽培小麦、大麦、黑麦、高粱、粟、稷等作物的“活化石”,是探源中国西北古代农作物源流的“种子基因库”,奠定了黄河上游地区黑河农业文明发展基础。古老张掖承载起了黄河流域粟黍作物栽培技术西渐西域、西亚、中亚等地,和西亚、中亚麦类作物栽培技术,黄牛、绵羊等家畜饲养技术,青铜冶炼技术东传的文化使命,[6]在史前时期东西方文明交流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发祥于祁连山下黑河两岸的四坝文化生生不息,是张掖本土原生性农耕文化的根脉,是河西走廊古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传承发展中华文明和广泛吸收外来文明的“处女地”。
  在《尚书·禹贡》《山海经·西次三经》《穆天子传》等先秦文献中留下了张掖历史印迹。《尚书·禹贡》云:“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7]“弱水”“合黎”“流沙”等名词形象地反映出古老张掖山川地理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