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河西走廊张掖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019年11月,张掖市正式获得“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
《穆天子传》卷一云:“己亥,至于焉居禺知[8]之平……乙丑,天子西济于河。□爰有温谷乐都,河宗氏所游居。”记录了周穆王十三年(前964年)、十四年(前963年)由洛阳北渡黄河、逾太行、涉滹沱、出雁门、抵包头、过贺兰山、经祁连山、走天山北路至西王母之邦的主要活动,反映了三千年前中原与河西走廊、西域等各民族交流沟通的史实,揭秘了祁连山地理文化信息和沿途民族部落人文特色,为研究西周民族关系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自夏、商、周、秦、西汉初期,河西走廊为“古西戎地”,是西戎、羌族、月氏、乌孙、匈奴等游牧民族活动和杂居地区。“居敦煌、祁连间,有武威、张掖、酒泉数郡之地。”[9]他们遭遇、冲突、交战、媾和,演出了民族部落间争霸游牧天堂和角逐战略要地的历史活剧,谱写了民族文化交流的宏伟篇章,构筑起了游牧民族“穿胡服、戴尖帽、跨弯刀、骑天马、逐落日、仰天啸”的独特人文景观,留下了代表匈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五座城池遗址,即休屠王城(武威市城北四坝乡三岔村古城)、盖臧城(武威市西北三撂城,俗名锁阳城)、觻得城(张掖市西北“黑水国”北古城)、西城(汉代敦煌县以北方向的“西城”)、西城(民乐县永固乡八卦营古城)。[10]李并成先生称之为“世界上罕有其匹的巨大的古城遗址博物馆”。烽火边城“觻得城”“八卦营古城”和千古绝唱《匈奴歌》遗存于今日张掖,滋养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验田”的文化使命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夏,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两次进兵河西,大破匈奴,迫使浑邪王杀休屠王降汉,标志着河西正式归入大汉王朝版图,“隔绝羌胡”“断匈奴右臂”战略构想实现。河西四郡、河西移民、河西屯垦是中国历史重大事件,是河西发展的转折点,为促进河西经济文化发展、保障西北边防稳固、保证丝路畅通和佛教东渐奠定了基础。元狩四年(前119年),关东连年遭受水灾,流民无处安置,汉武帝将72.5万流民迁往西北边疆,包括在今内蒙古南部、山西西北部、陕西西北部、宁夏南部和甘肃中西部,其中以不久前从匈奴获得的河西走廊为主。[11]元鼎六年(前111年),河西边塞自令居至酒泉延伸,河西军屯也逐步推进。《史记》卷三十《平准书》云:“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云: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武帝“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
《穆天子传》卷一云:“己亥,至于焉居禺知[8]之平……乙丑,天子西济于河。□爰有温谷乐都,河宗氏所游居。”记录了周穆王十三年(前964年)、十四年(前963年)由洛阳北渡黄河、逾太行、涉滹沱、出雁门、抵包头、过贺兰山、经祁连山、走天山北路至西王母之邦的主要活动,反映了三千年前中原与河西走廊、西域等各民族交流沟通的史实,揭秘了祁连山地理文化信息和沿途民族部落人文特色,为研究西周民族关系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自夏、商、周、秦、西汉初期,河西走廊为“古西戎地”,是西戎、羌族、月氏、乌孙、匈奴等游牧民族活动和杂居地区。“居敦煌、祁连间,有武威、张掖、酒泉数郡之地。”[9]他们遭遇、冲突、交战、媾和,演出了民族部落间争霸游牧天堂和角逐战略要地的历史活剧,谱写了民族文化交流的宏伟篇章,构筑起了游牧民族“穿胡服、戴尖帽、跨弯刀、骑天马、逐落日、仰天啸”的独特人文景观,留下了代表匈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五座城池遗址,即休屠王城(武威市城北四坝乡三岔村古城)、盖臧城(武威市西北三撂城,俗名锁阳城)、觻得城(张掖市西北“黑水国”北古城)、西城(汉代敦煌县以北方向的“西城”)、西城(民乐县永固乡八卦营古城)。[10]李并成先生称之为“世界上罕有其匹的巨大的古城遗址博物馆”。烽火边城“觻得城”“八卦营古城”和千古绝唱《匈奴歌》遗存于今日张掖,滋养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验田”的文化使命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夏,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两次进兵河西,大破匈奴,迫使浑邪王杀休屠王降汉,标志着河西正式归入大汉王朝版图,“隔绝羌胡”“断匈奴右臂”战略构想实现。河西四郡、河西移民、河西屯垦是中国历史重大事件,是河西发展的转折点,为促进河西经济文化发展、保障西北边防稳固、保证丝路畅通和佛教东渐奠定了基础。元狩四年(前119年),关东连年遭受水灾,流民无处安置,汉武帝将72.5万流民迁往西北边疆,包括在今内蒙古南部、山西西北部、陕西西北部、宁夏南部和甘肃中西部,其中以不久前从匈奴获得的河西走廊为主。[11]元鼎六年(前111年),河西边塞自令居至酒泉延伸,河西军屯也逐步推进。《史记》卷三十《平准书》云:“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云: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武帝“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