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古城作为文化记忆的场所保护探析
置榆林卫,“榆林卫,成化六年三月以榆林川置”。[8]清雍正九年设榆林府,军事防御功能逐渐被削弱,发展逐渐向多元化、功能化转变。直到清末,因社会发展动荡不安,城区内文化空间发展制约因素复杂繁多,较大一部分文化空间遭到破坏,整体数量减少,城市空间要素得到了更新。从历史角度而言,榆林城区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仅仅是融合在城市其他的功能空间之中。随着北部毛乌素沙漠逐渐南移,北城部分城垣被流沙埋压,城池北部逐渐收缩,最终形成当前的城池整体格局。
总之,榆林城市历经了城市功能的转变和扩大,城市文化空间发展趋势较好,这也为近代文化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和环境,也为研究近现代榆林城市文化空间演变背后的历史缘由奠定了基础。榆林城因军事建城,所以军事职能在整个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属于核心驱动力,当然也就在榆林历史文化记忆中尤为重要,并不断影响着榆林当代城市文化空间的塑造和城市文化品格的构建。
榆林古城文化资源价值及其保护新视角
2022年“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便是“遗产与气候”(HeritageandClimate),本次主题鲜明点出了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努力说明在传承文明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尊重历史,更要敬畏自然。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地区长期相对稳定的天然的因素,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以及风土人情等内容以何种生长模式和特色存在并延续。
榆阳区面积7053平方公里,占陕北黄土高原总面积的一半,县(市)面积位居陕西省第二,整个城市海拔在585-1907米之间,境内地形地貌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地势开阔平坦,沙丘、草滩交错分布其中,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包括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及皇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马川,这“四河四川”均由西北向东南在境内注入黄河。榆林位于北方农牧交错沙漠化区的南沿,沙区属我国十二大沙区之——毛乌素沙漠。沙地大致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逐渐平缓,海拔高程1100-1600米,东西长420公里,南北宽12-126公里,总面积为1910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固定和半固定沙地、盖沙黄土地,以及湖盆滩地、河谷阶地等。[9]除了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独特面貌之外,榆林还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地下水、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泥炭、瓷土、风化煤和盐类等矿产储量十分丰富,这种集多种资源于一地的情况实属罕见。城区的“普惠泉”和“榆阳泉”泉水含锶、偏硅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10]境内豆类和谷类种植的历史也十分久远。据记载:民国期间仅榆林城和镇川堡有地毯、皮毛、成衣、农具、熟制皮革等家庭作坊;境内还有小煤窑和熬盐坊多家。[11]全区的商业活动日趋繁荣,商品经济全面发展。
而榆林的民族融合完整且成熟。榆林历经半农半牧到以农业文化为主体,融汇北方游牧文化的发展和演化过程。战争的变化促成了大规模的移民团体,文化交流影响频繁,而这也是具有独特共同文化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移民团体。榆林地区现有居民基本为汉族,有少数回族、蒙族等,这是长期民族同化且融合的结果。但这一带,历代民族构成包括人种属性极为复杂,族源纷繁,至今和内蒙古连接地带,仍是蒙汉杂居共同生活的状态。
(一)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及价值构成
依照我国关于历史文化名城资源构成类型及保护内容的划定,结合陕西省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内容的划分,鉴于榆林的军事地位在明代的北方防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且古城具有鲜明的军事特征,这里先将榆林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大体归为以下七个方面,具体见表1。
古城价值梳理。第一,历史文化价值十分丰富。包括古城墙、“六楼”、传统民居、戴兴寺寺庙群等建筑物大量遗存在内,古城的格局、历史风貌、街巷布局等也得以较好保留。榆林古城作为中国古代城池建设的代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将自然纳入到城市自身的防御体系中,街巷随地形地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寺庙等神性空间则处于城内的高处,官府衙署等均沿中轴线两侧布置,封闭内向的城市构建,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典型代表。榆林的城市空间为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场所,并正在塑造和建构专属的文化记忆和社会记忆。第二,科学和艺术价值突出。从军事研究方面来看,榆林的城市发展就是一部军事发展史。关于明代的军事防御体系的演变研究,榆林古城具有突出价值:防护措施方面,古城地处沙漠和黄土高原交接处,可针对城市生态保护措施开展相关研究,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古城保护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传统民居方面,榆林的传统民居被称为“小北京”,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民居;生活层面,饮食和服饰表现出独特性;建筑艺术方面,榆林本地建筑具有适合于地方自然环境的地方特色,是研究陕北建筑艺术和手工工艺的良好案例。除此以外,剪纸贴窗花、榆林小曲、扭秧歌等已成为古城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地区人民共有的节日性
总之,榆林城市历经了城市功能的转变和扩大,城市文化空间发展趋势较好,这也为近代文化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和环境,也为研究近现代榆林城市文化空间演变背后的历史缘由奠定了基础。榆林城因军事建城,所以军事职能在整个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属于核心驱动力,当然也就在榆林历史文化记忆中尤为重要,并不断影响着榆林当代城市文化空间的塑造和城市文化品格的构建。
榆林古城文化资源价值及其保护新视角
2022年“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便是“遗产与气候”(HeritageandClimate),本次主题鲜明点出了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努力说明在传承文明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尊重历史,更要敬畏自然。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地区长期相对稳定的天然的因素,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以及风土人情等内容以何种生长模式和特色存在并延续。
榆阳区面积7053平方公里,占陕北黄土高原总面积的一半,县(市)面积位居陕西省第二,整个城市海拔在585-1907米之间,境内地形地貌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地势开阔平坦,沙丘、草滩交错分布其中,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包括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及皇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马川,这“四河四川”均由西北向东南在境内注入黄河。榆林位于北方农牧交错沙漠化区的南沿,沙区属我国十二大沙区之——毛乌素沙漠。沙地大致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逐渐平缓,海拔高程1100-1600米,东西长420公里,南北宽12-126公里,总面积为1910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固定和半固定沙地、盖沙黄土地,以及湖盆滩地、河谷阶地等。[9]除了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独特面貌之外,榆林还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地下水、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泥炭、瓷土、风化煤和盐类等矿产储量十分丰富,这种集多种资源于一地的情况实属罕见。城区的“普惠泉”和“榆阳泉”泉水含锶、偏硅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10]境内豆类和谷类种植的历史也十分久远。据记载:民国期间仅榆林城和镇川堡有地毯、皮毛、成衣、农具、熟制皮革等家庭作坊;境内还有小煤窑和熬盐坊多家。[11]全区的商业活动日趋繁荣,商品经济全面发展。
而榆林的民族融合完整且成熟。榆林历经半农半牧到以农业文化为主体,融汇北方游牧文化的发展和演化过程。战争的变化促成了大规模的移民团体,文化交流影响频繁,而这也是具有独特共同文化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移民团体。榆林地区现有居民基本为汉族,有少数回族、蒙族等,这是长期民族同化且融合的结果。但这一带,历代民族构成包括人种属性极为复杂,族源纷繁,至今和内蒙古连接地带,仍是蒙汉杂居共同生活的状态。
(一)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及价值构成
依照我国关于历史文化名城资源构成类型及保护内容的划定,结合陕西省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内容的划分,鉴于榆林的军事地位在明代的北方防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且古城具有鲜明的军事特征,这里先将榆林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大体归为以下七个方面,具体见表1。
古城价值梳理。第一,历史文化价值十分丰富。包括古城墙、“六楼”、传统民居、戴兴寺寺庙群等建筑物大量遗存在内,古城的格局、历史风貌、街巷布局等也得以较好保留。榆林古城作为中国古代城池建设的代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将自然纳入到城市自身的防御体系中,街巷随地形地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寺庙等神性空间则处于城内的高处,官府衙署等均沿中轴线两侧布置,封闭内向的城市构建,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典型代表。榆林的城市空间为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场所,并正在塑造和建构专属的文化记忆和社会记忆。第二,科学和艺术价值突出。从军事研究方面来看,榆林的城市发展就是一部军事发展史。关于明代的军事防御体系的演变研究,榆林古城具有突出价值:防护措施方面,古城地处沙漠和黄土高原交接处,可针对城市生态保护措施开展相关研究,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古城保护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传统民居方面,榆林的传统民居被称为“小北京”,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民居;生活层面,饮食和服饰表现出独特性;建筑艺术方面,榆林本地建筑具有适合于地方自然环境的地方特色,是研究陕北建筑艺术和手工工艺的良好案例。除此以外,剪纸贴窗花、榆林小曲、扭秧歌等已成为古城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地区人民共有的节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