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古城作为文化记忆的场所保护探析
种类型转化为另一种类型的动态过程。而榆林古城在初建之时,不同地区多民族的军户、民户来到这里戍边。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整合与文化自信相关,文化自信和榆林古城的现代建设相关,古城建设又与文化存续相关。
相关策略建议。第一,统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布局:参照空间序列,结合文化类型和地域文化特征进行分层设计,可确立“山水护城”的营建理念和城市景观。榆林卫城东依驼山,西临榆溪河,南部为泥沟河,北锁雄石峡,正是三山(驼山、红山、黑山)环抱,二水(榆溪、榆阳)绕流的山水格局。“群山拱卫、三河护城”的整体大山水格局,也为榆林中心城区提供了大尺度的山水本底和空间格局。以榆林古城作为城市拓展的母题,延续“山-水-城”作为城市的空间单元的发展模式。第二,确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领域: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面向未来发展。可基于“城市年轮”理念的圈层引导,营造新老融合、古今一体的古城风貌。结合榆林卫城的城墙边界和道路规划古城风貌的保护范围,将其作为重点管控区域,同时适当划定缓冲区域,保证古城的视线通廊和景观界面,形成环境协调区。在环境协调区外围,结合城区自然、功能和交通组织,提出差异化的城市风貌分区控制引导内容等。第三,明确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点任务:发挥各自功能区的优势与特长,可借鉴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思路新方法,创建整体保护、综合利用、价值转化、展示传播等体系,强化遗产保护利用保障措施。尤其是将划定要素与织补空间相结合,提升整体文化形象。找出标志性地物,探索识别重要特色风貌要素,填补古城历史空间文化感,整合碎片化的景物,重塑榆林场所精神。位于驼峰山的卫城东城墙与城内主要道路平行,是全城边界最具有代表性和场所边界感的视线识别物,东城墙是整个古城极佳的天然观景平台。对尚存的城墙本体分类保护,分步骤、分类完成城墙的修缮加固和多样展示,并提升城墙历史内涵,提供更加开放的空间意象,提升古城的场所感。
结 论
连接城市历史、记忆、建筑环境保护、城市景观的再认识过程,其实就是书写历史的过程。所谓“地域的力量”就是存在于具体的城市景观及建筑空间、以及城市众多记忆方式之中,并且能够记载并孕育普通人乃至整个城市的记忆。陈忠实曾这样评价榆林:“陕北榆林这个城市的每一片沙漠、每一个村庄、每一处水源,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说。发掘这些深层底蕴的宝藏,无疑是对这块土地最虔诚的回报。”[18]
榆林古城具有非常丰富且优秀的历史文化价值,尤其是文物和社会价值突出,是黄土地区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归宿。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古城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价值,整合并不断完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机制,具体来讲应丰富文化遗产展示方式,争取形成特色品牌,提高古城保护利用品质,最终呈现给公众独特的城乡风貌。对于榆林古城的良好保护和利用展示,将对榆林市的城市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注释
[1]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6,(35):1075-1086.
[2]榆林市志·卷一·大事记[M].三秦出版社,1996.
[3](清)李熙龄.榆林府志·卷五·建置志[M].清道光二十二年.
[4][7](明)郑汝璧.延绥镇志·卷一·建置志沿革[M].明万历三十五年.
[5][9]榆林地区地方志指导小组编.榆林地区志[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96-97.
[6](清)洪蕙.延安府志[M].清光緒十年.
[8](清)张廷玉.明史·卷四十二·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0][11]榆林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榆林市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106+268-270.
[12]陕西省规划院.榆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1.
[13][15]李娜.集体记忆、公众历史与城市景观——多伦多市肯辛顿街区的世纪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2017:34+15.
[14]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EB/OL].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http://www.gov.cn/zhengce/2020-12/27/content_5574469.htm.2022-12-04.
[16]榆林古城区城市设计[M].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2010.
[17]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
[18]吕静.陕北文化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320.
作者简介
李珏君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相关策略建议。第一,统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布局:参照空间序列,结合文化类型和地域文化特征进行分层设计,可确立“山水护城”的营建理念和城市景观。榆林卫城东依驼山,西临榆溪河,南部为泥沟河,北锁雄石峡,正是三山(驼山、红山、黑山)环抱,二水(榆溪、榆阳)绕流的山水格局。“群山拱卫、三河护城”的整体大山水格局,也为榆林中心城区提供了大尺度的山水本底和空间格局。以榆林古城作为城市拓展的母题,延续“山-水-城”作为城市的空间单元的发展模式。第二,确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领域: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面向未来发展。可基于“城市年轮”理念的圈层引导,营造新老融合、古今一体的古城风貌。结合榆林卫城的城墙边界和道路规划古城风貌的保护范围,将其作为重点管控区域,同时适当划定缓冲区域,保证古城的视线通廊和景观界面,形成环境协调区。在环境协调区外围,结合城区自然、功能和交通组织,提出差异化的城市风貌分区控制引导内容等。第三,明确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点任务:发挥各自功能区的优势与特长,可借鉴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思路新方法,创建整体保护、综合利用、价值转化、展示传播等体系,强化遗产保护利用保障措施。尤其是将划定要素与织补空间相结合,提升整体文化形象。找出标志性地物,探索识别重要特色风貌要素,填补古城历史空间文化感,整合碎片化的景物,重塑榆林场所精神。位于驼峰山的卫城东城墙与城内主要道路平行,是全城边界最具有代表性和场所边界感的视线识别物,东城墙是整个古城极佳的天然观景平台。对尚存的城墙本体分类保护,分步骤、分类完成城墙的修缮加固和多样展示,并提升城墙历史内涵,提供更加开放的空间意象,提升古城的场所感。
结 论
连接城市历史、记忆、建筑环境保护、城市景观的再认识过程,其实就是书写历史的过程。所谓“地域的力量”就是存在于具体的城市景观及建筑空间、以及城市众多记忆方式之中,并且能够记载并孕育普通人乃至整个城市的记忆。陈忠实曾这样评价榆林:“陕北榆林这个城市的每一片沙漠、每一个村庄、每一处水源,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说。发掘这些深层底蕴的宝藏,无疑是对这块土地最虔诚的回报。”[18]
榆林古城具有非常丰富且优秀的历史文化价值,尤其是文物和社会价值突出,是黄土地区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归宿。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古城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价值,整合并不断完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机制,具体来讲应丰富文化遗产展示方式,争取形成特色品牌,提高古城保护利用品质,最终呈现给公众独特的城乡风貌。对于榆林古城的良好保护和利用展示,将对榆林市的城市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注释
[1]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6,(35):1075-1086.
[2]榆林市志·卷一·大事记[M].三秦出版社,1996.
[3](清)李熙龄.榆林府志·卷五·建置志[M].清道光二十二年.
[4][7](明)郑汝璧.延绥镇志·卷一·建置志沿革[M].明万历三十五年.
[5][9]榆林地区地方志指导小组编.榆林地区志[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96-97.
[6](清)洪蕙.延安府志[M].清光緒十年.
[8](清)张廷玉.明史·卷四十二·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0][11]榆林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榆林市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106+268-270.
[12]陕西省规划院.榆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1.
[13][15]李娜.集体记忆、公众历史与城市景观——多伦多市肯辛顿街区的世纪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2017:34+15.
[14]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EB/OL].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http://www.gov.cn/zhengce/2020-12/27/content_5574469.htm.2022-12-04.
[16]榆林古城区城市设计[M].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2010.
[17]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
[18]吕静.陕北文化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320.
作者简介
李珏君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